第二課 文化對人的影響 教學設計
1、文化對人影響的來源
文化對人的影響,來自于特定的文化環境,來自于各種形式的文化活動。
2.文化對人有那些影響
文化影響人們的交往行為和交往方式。人們在相互交往中,總要采取一定的方法和形式。各種社會交往方式,都帶有各自的文化印記。交往方式中的文化影響,有的取決于價值觀念,有的源于風俗習慣、文化程度等。人們交往方式的差異,見諸交往時使用的語言、器物、符號等,也見諸交際過程中的行為舉止。
◇課堂探究:(1)你知道這些禮節的意義嗎?
(2)你還知道哪些不同民族的禮節?
◇探究提示:(1)獻“哈達”是我國藏族人民最普遍的一種禮節,是向對方表達自己的純潔、誠心、忠誠和尊敬。在西藏,大凡婚喪節慶、迎來送往、拜會尊長、覲見佛像、送別遠行等,都有獻“哈達”的習慣。“哈達”是一種生絲織品,紡得稀松如網,也有用絲綢為料的。“哈達”在不同情況下代表著不同的意義。佳節之日,人們互獻哈達,表示祝賀節日愉快、生活幸福;婚禮上呈獻哈迭,意味著祝愿新婚夫婦恩愛如山、白頭偕老;迎賓時獻哈達,表示一片虔誠、祈禱菩薩保佑;葬禮上獻哈達,是表示對死者哀悼和對死者家屬的安慰。后來人們又對哈達的由來作了一些宗教方面的解釋,說它是仙女身上的飄帶,并以它的潔白象征圣潔和至高無上。
當泰國人互相打招呼時,不會采用典型的握手方式,而以雙手合十,狀似禱告。一般來說,年幼的先向年長的打招呼,而年長的隨后回禮。在一般的泰國人交往中,告別和見面時不是行握手禮,而是以雙手合十于鼻前,略躬上身互相致禮。此禮可表示問好、告別、致敬、感謝、原諒等意思,同時互說“沙瓦迪卡”(泰語“您好”)。
在西方,親人、熟人之間見面多是擁抱、親臉、貼面頰等。夫妻之間是擁抱親吻,父母子女之間是親臉、親額頭,兄弟姐妹平輩的親友都是貼面頰。一般在公共場合,關系親近的婦女之間是親臉,男子之間是抱肩擁抱,男女之間是貼面頰,晚輩對長輩一般親額頭,男子對尊貴的女賓往往親一下手背(手指)以示尊敬。在一些歡迎賓客的場合,或祝賀、感謝的隆重場合,在官方或民間的儀式中,也有擁抱的禮節,有時是熱情友好的擁抱,有時則純屬禮節性的。這種禮節,一般是兩人相對而立,右肩偏下,右手扶在對方左后肩,左手扶在對方右后腰,按各自的方位,兩人頭部及上身向左相互擁抱,然后頭部及上身向右擁抱,再次向左擁抱后,禮畢。
(2)朝鮮族歷來重視禮節,以敬老愛幼為風尚。社會交往中對長輩必用敬語,平輩初次見面,也互致問候。日常生活中,一切以老人為先,晚輩不與長輩同桌而飲,不并肩而行。尊敬師長是朝鮮族的一個傳統美德。稱教師為先生,視教師為尊貴賓客。新疆少數民族有尊老愛幼的禮節。少數民族特別尊重長輩,在家里或氈房里做客,要讓長輩和貴賓坐在首席,不可越位亂坐。隨身帶些糖果,分給主人家的小孩,主人會很滿意的。
衣著:少數民族很注重衣著,男子講究戴帽子,不管天氣多熱,他們不會穿著背心、褲衩上街或做客。我們到少數民族家做客,也要注意衣著整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