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的議會和政府 教案
首相掌握政府人事大權,包括任免內閣成員和其他非閣員大臣(向國王提交任免名單)。
首相領導內閣,對重大問題作出最終裁決。
首相控制國家財政大權,掌握預算決策權。
首相有權建議國王解散議會,宣布重新大選。
(2)、對首相權力的監督:
英國首相的權力雖然很大,但仍要受到種種制約。首相是議會多數黨領袖,如果內閣和議會黨團中的多數人認為首相已經不能勝任,他就必須下臺;議會有權監督內閣和首相;國王對首相有磋商權和警告權;輿論和反對黨隨時關注著首相的一舉一動,制約其“過分”的行為。
(三)、君主立憲制的實質:
(1)、從主要機構的構成人員看——都是由資產階級和貴族代表組成的
從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結構看,王室、議會和內閣都是由資產階級和貴族代表組成的,其人員構成和實施的政策說明,這一政體本質上是資產階級政權的一種組織形式。
相關鏈接:
英國王室是英國乃至世界上最富有的家族之一。據估算,1990年女王的私人財富高達11億英鎊。王室擁有五十多萬件貴重珠寶、名畫和古董,幾乎件件都是珍品。如女王權杖上的鉆石——“非洲第一星”在1990年的估價就達8 000萬英鎊。王室還擁有大量房地產,僅查爾斯王子擁有的康沃爾領地面積就達58 141公頃,價值3.2l億英鎊。政府每年為王室提供的各種費用有四五千萬英鎊,包括790萬英鎊的“王室費”、近三千萬英鎊的其他費用,如宮殿維修費、旅游交通費等。
英王和王室世代承襲,原是英國封建貴族的總代表,近代以來,逐步演化為貴族和資產階級的代表,擁有巨大的資產,在英國社會中仍位居最上層。
議會同樣是“有錢人議事的場所”。上院主要由貴族組成,歷來是英國保守勢力的大本營,目前雖然正在經歷艱難改革,但其階級性質不會發生根本改變。下院主要由工黨和保守黨掌控。從執政理念和政策來看,議會的上院和下院沒有本質區別,都為維護資本主義制度效力。
專家點評:
由于保守黨代表大資產階級和社會上層人物利益,人們用“右翼”對它進行政治定位。以前工黨的成員主要是中下層人士,所以被稱為“左翼”政黨。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工黨的成分和政見發生了很大變化。工黨從來沒有要求推翻資本主義制度,而是尋求社會改良,因而,工黨與保守黨的關系是資本主義制度下的政治競爭關系。
(2)、從執政理念和政策看——捍衛大資階級利益
從政策層面看,右翼的保守黨歷來是大資階級利益的捍衛者。值得注意的是,號稱代 表中下層人民利益的工黨,20世紀90年代中期取消了黨章中有關公有制的條款,執政后仍然執行維護資產階級利益的政策。例如,主張削減社會福利;在黨內從組織上整肅“左翼分子”,并向大資產階級“敞開大門”;開始接受大公司巨額資助;拉開與工會的距離。這些政策直接損害勞工利益,引起了基層工會和工人的強烈不滿。
小結:本課主要學習的內容有:
3個相互制約的機構:議會、內閣、首相
議會是最高立法機關,可以監督內閣和首相,是行政權力的最高來源;首相任命內閣成員,領導內閣,對重大問題作出最終裁決;首相有權建議國王解散議會,宣布重新大選。
2個院:即是構成議會的上院和下院
1個實質:英國的君主立憲制實質是資產階級政權的一種組織形式(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