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的議會和政府教案(精選3篇)
英國的議會和政府教案 篇1
第二框題 英國的議會和政府
一、【課程標準】:
2.4 簡述英國議會被稱為“議會之母”的緣由,了解英王在國家生活中的角色,明確英國君主立憲制的國家性質。
二、【新課教學】:
(一)、至尊的議會:
1、英國議會及其影響:
(1)、產生——階級妥協的產物
1688年“光榮革命”后,資產階級和封建貴族達成妥協的產物。
(2)、地位——至尊無上
1688年“光榮革命”后,資產階級和封建貴族達成妥協,議會逐步獲得至尊無上的地位,不僅擁有立法權,而且是行政權力的最高來源。
(3)、影響——“議會之母”
美國、法國以及隨后興起的一系列資本主義國家,在資產階級革命或改良后,都效法英國建立起各具特色的議會制。因此,人們把英國議會稱為“議會之母”。
相關鏈接:
英國現代議會制度經歷了一個不斷完善的過程。1689年的《權利法案》確定了英國現代議會的基本框架。17XX年通過的《王位繼承法》以及后來幾次議會改革,使英國國王的實際權力不斷下降,議會中下議院地位不斷上升。同時,內閣制度、政黨制度和選舉制度也逐步發展起來。
2、英國議會的構成及權限
(1)、議會下院
依據英國法律,議會是最高立法機關,主要由上議院和下議院組成。英國議會下院歷來有“至尊議會”之稱,擁有極大的權力,包括立法權、一定的財政權和司法權、對政府的監督權,是行政權力的最高來源。
(2)、議會上院
上院在議會體系中只起輔助作用,表現在監督下院工作、協助下院立法、通過行使“延擱權”修改和否決議案等方面。它也是英國最高司法機關。
相關鏈接:
英國一些著名的政治家和高官,如首相、總督、高級大臣等,從現職退下來后,被女王敕封為貴族進入上院。他們以其豐富的從政經驗進入上院繼續參政議政。
3、議會與內閣的權力分配:
20世紀以來,英國議會的實際權力不斷萎縮。內閣在決策、立法、財政等方面的作用越來越大,甚至議會的工作日程也受到內閣左右。其主要原因在于:由下院多數黨組織的內閣,要求其議會黨團服從黨紀,議員很難自己作出決定;隨著社會發展,專業性立法越來越多,議員受到專業限制,多數是根據內閣的提案作出選擇。
(二)、內閣與首相
1、內閣:
(1)、地位:
內閣是英國政府的核心領導機關。
(2)、產生:
按照慣例,議會大選后,即由國王召見多數黨領袖,任命其為首相并授權組閣。該黨領袖從本黨議員中提出內閣人員名單,請國王任命。首相和內閣要向議會負責。大臣分為閣員大臣和非閣員大臣,閣員人數由首相確定。
相關鏈接:
第二次世界大戰后,英國內閣成員一般穩定在二十人左右。除首相外,通常有外交、國防、財政、內政等重要部門的大臣,還有大法官、樞密院院長、掌璽大臣,以及主管地區事務的蘇格蘭事務大臣、威爾士事務大臣、北愛爾蘭事務大臣等。
(3)權限:
內閣權力很大,主要有:制定內外政策;向議會提交議案以及需要議會審議的政策;行使最高行政權力;協調和確定政府各部門職權;在國家處于緊急狀態時,采取緊急行動;必要時宣布提前大選。
2、首相:
(1)、權限:
英國首相的許多職權在法律上是找不到依據的,但根據慣例,首相擁有非常廣泛的權力,可以說集黨、政、軍大權于一身。
首相掌握政府人事大權,包括任免內閣成員和其他非閣員大臣(向國王提交任免名單)。
首相領導內閣,對重大問題作出最終裁決。
首相控制國家財政大權,掌握預算決策權。
首相有權建議國王解散議會,宣布重新大選。
(2)、對首相權力的監督:
英國首相的權力雖然很大,但仍要受到種種制約。首相是議會多數黨領袖,如果內閣和議會黨團中的多數人認為首相已經不能勝任,他就必須下臺;議會有權監督內閣和首相;國王對首相有磋商權和警告權;輿論和反對黨隨時關注著首相的一舉一動,制約其“過分”的行為。
(三)、君主立憲制的實質:
(1)、從主要機構的構成人員看——都是由資產階級和貴族代表組成的
從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結構看,王室、議會和內閣都是由資產階級和貴族代表組成的,其人員構成和實施的政策說明,這一政體本質上是資產階級政權的一種組織形式。
相關鏈接:
英國王室是英國乃至世界上最富有的家族之一。據估算,1990年女王的私人財富高達11億英鎊。王室擁有五十多萬件貴重珠寶、名畫和古董,幾乎件件都是珍品。如女王權杖上的鉆石——“非洲第一星”在1990年的估價就達8 000萬英鎊。王室還擁有大量房地產,僅查爾斯王子擁有的康沃爾領地面積就達58 141公頃,價值3.2l億英鎊。政府每年為王室提供的各種費用有四五千萬英鎊,包括790萬英鎊的“王室費”、近三千萬英鎊的其他費用,如宮殿維修費、旅游交通費等。
英王和王室世代承襲,原是英國封建貴族的總代表,近代以來,逐步演化為貴族和資產階級的代表,擁有巨大的資產,在英國社會中仍位居最上層。
議會同樣是“有錢人議事的場所”。上院主要由貴族組成,歷來是英國保守勢力的大本營,目前雖然正在經歷艱難改革,但其階級性質不會發生根本改變。下院主要由工黨和保守黨掌控。從執政理念和政策來看,議會的上院和下院沒有本質區別,都為維護資本主義制度效力。
專家點評:
由于保守黨代表大資產階級和社會上層人物利益,人們用“右翼”對它進行政治定位。以前工黨的成員主要是中下層人士,所以被稱為“左翼”政黨。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工黨的成分和政見發生了很大變化。工黨從來沒有要求推翻資本主義制度,而是尋求社會改良,因而,工黨與保守黨的關系是資本主義制度下的政治競爭關系。
(2)、從執政理念和政策看——捍衛大資階級利益
從政策層面看,右翼的保守黨歷來是大資階級利益的捍衛者。值得注意的是,號稱代 表中下層人民利益的工黨,20世紀90年代中期取消了黨章中有關公有制的條款,執政后仍然執行維護資產階級利益的政策。例如,主張削減社會福利;在黨內從組織上整肅“左翼分子”,并向大資產階級“敞開大門”;開始接受大公司巨額資助;拉開與工會的距離。這些政策直接損害勞工利益,引起了基層工會和工人的強烈不滿。
小結:本課主要學習的內容有:
3個相互制約的機構:議會、內閣、首相
議會是最高立法機關,可以監督內閣和首相,是行政權力的最高來源;首相任命內閣成員,領導內閣,對重大問題作出最終裁決;首相有權建議國王解散議會,宣布重新大選。
2個院:即是構成議會的上院和下院
1個實質:英國的君主立憲制實質是資產階級政權的一種組織形式(重點)
英國的議會和政府教案 篇2
(人教k) 2 英國的議會和政府教案
(人教k)至尊的議會
在英國,議會大廈被看作民族和國家的象征之一。
●結合世界歷史知識,說明英國議會被稱為“議會之母”的緣由。
●你知道英國議會有哪些特點嗎?
議會是現代資本主義政體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也是資本主義民主制度的主要體現。英國是世界上第一個建立議會制的國家。1688年“光榮革命”后,資產階級和封建貴族達成妥協,議會逐步獲得至尊無上的地位,不僅擁有立法權,而且是行政權力的最高來源。美國、法國以及隨后興起的一系列資本主義國家,在資產階級革命或改良后,都效法英國建立起各具特色的議會制。因此,人們把英國議會稱為“議會之母”。
(人教k)相關鏈接
英國現代議會制度經歷了一個不斷完善的過程。1689年的《權利法案》確定了英國現代議會的基本框架。17XX年通過的《王位繼承法》以及后來幾次議會改革,使英國國王的實際權力不斷下降,議會中下議院地位不斷上升。同時,內閣制度、政黨制度和選舉制度也逐步發展起來。
英國現代議會的形成深受歷史、文化、政治傳統、階級力量對比等因素的影響。英圍資產階級在與封建勢力的斗爭和妥協中,通過漸進的方式
26
最終確定了資產階級對議會的絕對統治。因此,英國現代議會制度既有資本主義國家的共性,也有自身的特性。
依據英國法律,議會是最高立法機關,主要由上議院和下議院組成。英國議會下院歷來有“至尊議會”之稱,擁有極大的權力,包括立法權、一定的財政權和司法權、對政府的監督權,是行政權力的最高來源。
上院在議會體系中只起輔助作用,表現在監督下院工作、協助下院立法、通過行使“延擱權”修改和否決議案等方面。它也是英國最高司法機關。
(人教k)相關鏈接
英國一些著名的政治家和高官,如首相、總督、高級大臣等,從現職退下來后,被女王敕封為貴族進入上院。他們以其豐富的從政經驗進入上院繼續參政議政。
20世紀以來,英國議會的實際權力不斷萎縮。內閣在決策、立法、財政等方面的作用越來越大,甚至議會的工作日程也受到內閣左右。其主要原因在于:由下院多數黨組織的內閣,要求其議會黨團服從黨紀,議員很難自己作出決定;隨著社會發展,專業性立法越來越多,議員受到專業限制,多數是根據內閣的提案作出選擇。
內閣與首相
內閣是英國政府的核心領導機關。按照慣例,議會大選后,即由國王召見多數黨領袖,任命其為首相并授權組閣。該黨領袖從本黨議員中提出內閣人員名單,請國王任命。首相和內閣要向議會負責。大臣分為閣員大臣和非閣員大臣,閣員人數由首相確定。
(人教k)相關鏈接
第二次世界大戰后,英國內閣成員一般穩定在二十人左右。除首相外,通常有外交、國防、財政、內政等重要部門的大臣,還有大法官、樞密院院長、掌璽大臣,以及主管地區事務的蘇格蘭事務大臣、威爾士事務大臣、北愛爾蘭事務大臣等。
內閣權力很大,主要有:制定內外政策;向議會提交議案以及需要議會審議的政策;行使最高行政權力;協調和確定政府各部門職權;在國家處于緊急狀態時,采取緊急行動;必要時宣布提前大選。
27
英國首相的許多職權在法律上是找不到依據的,但根據慣例。首相擁有非常廣泛的權力,可以說集黨、政、軍大權于一身。
◇首相掌握政府人事大權,包括任免內閣成員和其他非閣員大臣(向國王提交任免名單)。
◇首相領導內閣,對重大問題作出最終裁決。
◇首相控制國家財政大權,掌握預算決策權。
◇首相有權建議國王解散議會,宣布重新大選。
◇首相是武裝部隊的實際最高領導人,可宣布全國處于“緊急狀態”。
英國首相府
●有人說:“第二次世界大戰后英國首相的權力越來越大,責任內閣制已經變成了首相內閣制。”你認為這句話有道理嗎?談談你的看法。
英國首相的權力雖然很大,但仍要受到種種制約。首相是議會多數黨領袖,如果內閣和議會黨團中的多數人認為首相已經不能勝任,他就必須下臺;議會有權監督內閣和首相;國王對首相有磋商權和警告權;輿論和反對黨隨時關注著首相的一舉一動,制約其“過分”的行為。
(人教k)君主立憲制的實質
從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結構看,王室、議會和內閣都是由資產階級和貴族代表組成的,其人員構成和實施的政策說明,這一政體本質上是資產階級政權的一種組織形式。
英國王室是英國乃至世界上最富有的家族之一。據估算,1990年女王的私人財富高達1l億英鎊。王室擁有五十多萬件貴重珠寶、名畫和古董,幾乎件件都是珍品。如女王權杖上的鉆石——“非洲’第一星”在1990年的估價就達8 000萬英鎊。王室還擁有大量房地產,僅查爾斯王子擁有的康沃爾領地面積就達58 141公頃,價值3.21億英鎊。政府每年為王室提供的各種費
28
用有四五千萬英鎊,包括790萬英鎊的“王室費”、近三千萬英鎊的其他費用,如宮殿維修費、旅游交通費等。
●英國王室的巨大財富是從哪里來的?你怎樣看待英王的階級屬性?
溫莎城堡
英王和王室世代承襲,原是英國封建貴族的總代表,近代以來,逐步演化為貴族和資產階級的代表,擁有巨大的資產,在英國社會中仍位居最上層。
議會同樣是“有錢人議事的場所”。上院主要由貴族組成,歷來是英國保守勢力的大本營,目前雖然正在經歷艱難改革,但其階級性質不會發生根本改變。下院主要由工黨和保守黨掌控。從執政理念和政策來看,議會的上院和下院沒有本質區別,都為維護資本主義制度效力。
(人教k)專家點評
由于保守黨代表大資產階級和社會上層人物利益,人們用“右翼”對它進行政治定位。以前工黨的成員主要是中下層人士,所以被稱為“左翼”政黨。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工黨的成分和政見發生了很大變化。工黨從來沒有要求推翻資本主義制度,而是尋求社會改良,因而,工黨與保守黨的關系是資本主義制度下的政治競爭關系。
從政策層面看,右翼的保守黨歷來是大資產階級利益的捍衛者。值得注意的是,號稱代表中下層人民利益的工黨,20世紀90年代中期
取消了黨章中有關公有制的條款,執政后仍然執行維護資產階級利益的政策。例如,主張削減社會福利;在黨內從組織上整肅“左翼分子”,并向大資產階級“敞開大門”;開始接受大公司巨額資助;拉開與工會的距離。這些政策直接損害勞工利益,引起了基層工會和工人的強烈不滿。
每隔幾年決定一次究竟由統治階級中的什么入在議會里鎮壓人民.壓迫人民,——這就是資產階級議會制的真正本質,不僅在議會制的立憲君主國內是這樣,而且在最民主的共和國內也是這樣,
英國的議會和政府教案 篇3
2.2英國的議會和政府
【問題導學】
一、至尊的議會
1.為什么英國議會被稱為“議會之母”?
2.英國現代議會的形成
3.英國議會的地位及上、下兩院的權力?
4.英國議會實際權力的變化及原因?
二、內閣與首相
1.內閣的地位、組建方式、權力?
2.英國首相的權力受到哪些制約?
三、君主立憲制的實質
英國君主立憲制的實質是什么?為什么?
【教材鏈接】
[問題探討1]p26
⑴英國是產生議會最早的國家,它歷史最長,經驗最豐富,許多國家的議會制度都效仿英國,所以英國的議會制被稱為"議會制的典型"和"議會之母"。
⑵①議會是最高立法機關,由兩院即上議院和下議院組成。②下議會擁有極大的權力,是行政權力的最高來源。③上院在議會體系中只起輔助作用,是英國最高司法機關。
[問題探討1]p28
根據英國君主立憲制,下院議員由選民普遍直接選舉產生,由國王任命在下院大選中獲勝的多數黨領袖為首相,由首相提出內閣成員和政府成員名單,遞交國王批準,組成責任制內閣,即名義上對國王負責,實際上對議會負責的“責任制政府”。
但是根據慣例,首相擁有非常廣泛的權力,可以說集黨、政、軍大權于一身。首相掌握政府人事大權,包括任免內閣成員和其他非閣員大臣(向國王提交任免名單)。首相領導內閣,對重大問題作出最終裁決。首相控制國家財政大權,掌握預算決策權。首相有權建議國王解散議會,宣布重新大選。
因此,認為“責任內閣制已經變成了首相內閣制”有一定的道理。
【知識梳理】
一、至尊的議會
(一)英國議會是“議會之母”:
1.英國是世界上第一個建立議會制的國家。1688年“光榮革命”后,議會逐步獲得至尊無上的地位,不僅擁有立法權,而且是行政權力的最高來源。
2.在資產階級革命和改良后的許多資本主義國家中,都效法英國建立起各具特色的議會制,因此英國議會被稱為“議會之母”。
(二)英國議會的形成
英國現代議會的形成深受歷史、文化、政治傳統、階級力量對比等因素的影響。英國資產階級在與封建勢力的斗爭和妥協中,通過漸進的方式最終確立了資產階級對議會的絕對統治地位。
(三)英國議會的地位及上、下兩院的權力。
1.議會是英國最高立法機關,主要有上議院和下議院組成。
⑴英國議會下院歷來有“至尊議會”之稱,擁有極大的權力,包括立法權、一定的財政權和司法權、對政府的監督權,是行政權力的最高來源。
⑵上院在議會體系中只起輔助作用,表現在監督下院工作、協助下院立法、通過行使“延擱權”修改或否決議案等方面。它也是英國最高司法機關。
2.20世紀以來,英國議會的實際權力不斷萎縮。內閣在決策、立法、財政等方面的作用越來越大,甚至議會的工作日程也受內閣左右。
其主要原因在于:⑴由下院多數黨組成的內閣,要求其議會黨團服從黨紀,議員很難自己做出決定;⑵隨著社會發展,專業性立法越來越多,議員受到專業限制,多數是根據內閣的提案作出選擇。
二、內閣與首相
(一)內閣
1.內閣的地位:內閣是英國政府的核心領導機關。
2.內閣的產生:按照慣例,議會大選后,即由國王召見多數黨領袖,任命其為首相并授權組閣。該黨領袖從本黨議員中提出內閣人員名單,請國王任命。
首相和內閣要向議會負責。大臣分為閣員大臣和非閣員大臣,閣員人數由首相確定。
3.內閣的權力
內閣權力很大,主要有:制定內外政策;向議會提交議案以及需要議會審議的政策;行使最高行政權力;協調和確定政府各部門職權;在國家處于緊急狀態時,采取緊急行動;必要時宣布提前大選。
(二)英國首相的權力雖然很大,但仍受到種種制約。
⑴首相是議會多數黨領袖,如果內閣和議會黨團中的多數人認為首相已經不能勝任,他就必須下臺;⑴議會有權監督內閣和首相;⑶國王對首相有磋商權和警告權;⑷輿論和反對黨隨時關注著首相的一舉一動,制約其“過分”行為。
三、君主立憲制的實質
從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結構看,王室、議會和內閣都是資產階級和貴族代表組成的,其人員構成和實施的政策說明,這一政體本質是資產階級政權的一種組織形式。
1.英王和王室世襲,擁有巨大的資產,在英國社會中仍位居最上層,已成為貴族和資產階級的代表。
2.議會同樣是“有錢人議事的場所”。從執政理念和政策來看,議會的上院和下院沒有本質區別,都為維護資本主義制度效力。
⑴上院主要由貴族組成,歷來是英國保守勢力的大本營,其階級性質不會發生根本改變。
⑵下院主要由工黨和保守黨掌控。從執政理念和政策來看,議會的上院和下院沒有本質區別,都為維護資本主義制度效力。
3.從政策層面來看,右翼的保守黨歷來是大資產階級利益的捍衛者,而號稱代表中下層人民利益的工黨執政后仍然執行維護資產階級利益的政策。
【知識整合】
一、至尊的議會
1、英國議會的地位和權力
(1)英國是世界上第一個建立議會制的國家。人們把英國議會稱為“議會之母”。
(2)英國議會具有至尊無上的地位,不僅擁有立法權,而且是行政權力的最高來源。
2、英國現代議會的形成的原因
英國現代議會的形成深受歷史、文化、政治傳統、階級力量對比等因素的影響。英國資產階級在與封建勢力的斗爭和妥協中,通過漸進的方式最終確定了資產階級對議會的絕對統治。因此,英國現代議會制度既有資本主義國家的共性,也有自身的特性。
3、議會的組成
(1)議會的組成
依據英國法律,議會是最高立法機關,主要由上議院和下議院組成。
(2)英國議會下院的地位及權力
英國議會下院歷來有“至尊議會”之稱,擁有極大的權力,包括立法權、一定的財政權和司法權、對政府的監督權,是行政權力的最高來源。
(3)英國議會上院的地位及權力
上院在議會體系中只起輔助作用,表現在監督下院工作、協助下院立法、通過行使“延擱權”修改和否決議案等方面。它也是英國最高司法機關。
(4)英國議會實際權力的不斷萎縮
20世紀以來,英國議會的實際權力不斷萎縮。內閣在決策、立法、財政等方面的作用越來越大,甚至議會的工作日程也受到內閣左右。其主要原因在于:由下院多數黨組織的內閣,要求其議會黨團服從黨紀,議員很難自己作出決定。隨著社會發展,專業性立法越來越多,議員受到專業限制,多數是根據內閣的提案作出選擇。
二、內閣與首相
1、內閣
(1)內閣的地位及組成
內閣是英國政府的核心領導機關。它是由國王任命的首相進行組閣。首相和內閣要向議會負責。大臣分為閣員大臣和非閣員大臣,閣員人數由首相確定。
(2)內閣的權力
內閣的權力主要有:制定內外政策;向議會提交議案以及需要議會審議的政策;行使最高行政權力;協調和確定政府各部門職權;在國家處于緊急狀態時,采取緊急行動;必要時宣布提前大選。
2、制約英國首相權力的主要因素
英國首相的權力雖然很大,但仍要受到種種制約。首相是議會多數黨領袖,如果內閣和議會黨團中的多數人認為首相已經不能勝任,他就必須下臺;議會有權監督內閣和首相;國王對首相有磋商權和警告權;輿論和反對黨隨時關注著首相的一舉一動,制約其“過分”的行為。
三、君主立憲制的實質
1、從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結構看
(1)王室、議會和內閣都是由資產階級和貴族代表組成的,其人員構成和實施的政策說明,這一政體本質上是資產階級政權的一種組織形式。
(2)英王和王室世代承襲,原是英國封建貴族的總代表,近代以來,逐步演化為貴族和資產階級的代表,擁有巨大的資產,在英國社會中仍位居最上層。
(3)議會同樣是“有錢人議事的場所”。上院主要由貴族組成,歷來是英國保守勢力的大本營,目前雖然正在經歷艱難改革,但其階級性質不會發生根本改變。下院主要由工黨和保守黨掌控。從執政理念和政策來看,議會的上院和下院沒有本質區別,都為維護資本主義制度效力。
2、從政策層面看
右翼的保守黨歷來是大資產階級利益的捍衛者。號稱代表中下層人民利益的工黨,執政后仍然執行維護資產階級利益的政策。
【閱讀感悟】
1、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為舉行歡迎宴會
東方網XX年11月9日消息: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8日晚在白金漢宮舉行盛大歡迎宴會,熱烈歡迎和夫人劉永清對英國進行國事訪問。兩國元首先后致辭,高度評價中英關系持續發展為兩國人民帶來的實實在在利益,一致表示不斷發展中英全面戰略伙伴關系是雙方的共同愿望,也符合兩國人民的根本利益。
伊麗莎白二世在歡迎辭中表示,英中建交后兩國關系持續穩步 發展,雙方人員交往密切,貿易和投資生機勃勃,文化和體育交流呈現生機和活力,科技合作達到新水平。她強調,中國的發展引起了世界的注意和羨慕。英國歡迎中國發展市場經濟的改革開放帶來的機遇。訪問體現了雙方對發展兩國關系的重視,英中關系潛力巨大、機會豐富,加強雙方互利合作必將造福兩國人民。
在答辭中指出,中英兩國人民都是偉大的人民,都在自己的歷史進程中創造了舉世矚目的燦爛文化,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了重要貢獻。中英兩國人民在長達700多年的交往中,相互學習和借鑒各自創造的文明成果,對彼此的經濟社會發展和社會生活產生了深遠影響。他特別提到,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和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在那場決定世界前途命運的大決戰中,中英軍民曾緊密配合,肩并肩地浴血奮戰,為建立世界反法西斯統一戰線、奪取戰爭的最后勝利作出了寶貴貢獻。
表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為中英建立平等互利的新型關系奠定了基礎。現在,兩國建立了全面戰略伙伴關系,雙方戰略利益不斷擴大,重點領域合作成果顯著,兩國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誼與日俱增。他指出,當今世界正在發生復雜而深刻的變化,人類社會發展面臨著美好的未來,也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在機遇和挑戰并存的形勢下,中英作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和在各自所在地區有重要影響的大國,在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應對各種挑戰方面肩負著重要的歷史責任,擁有廣泛的共同利益。我們愿同英國加強相互信任、擴大交流合作、為增進兩國人民的福祉、推動建設一個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而共同努力。
2、布萊爾高度評價國際會議通過的《阿富汗協議》
英國首相布萊爾XX年2月1日高度評價了阿富汗問題國際會議通過的《阿富汗協議》。
布萊爾當天在議會下院表示,《阿富汗協議》具有重要意義。他說,國際社會幫助一些國家“實現轉變”是非常重要的。如果阿富汗的安全形勢得以好轉,將有利于地區和世界局勢的穩定,包括阿富汗在內的各國人民都將從中受益。因此,《阿富汗協議》的通過對全球反恐斗爭而言意義重大。
為期兩天的阿富汗問題國際會議1月31日開始在英國倫敦舉行。會議通過了指導阿富汗未來5年重建工作的《阿富汗協議》。根據這一協議,國際社會將在今后5年內在安全和經濟等領域向阿提供財政上的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