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恒的中華民族精神》教學設計
5.愛國主義
1)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
1)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
a.與其他內涵的關系
--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貫穿民族精神的各個方面
b.地位:
a.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
b.愛國主義是動員和鼓舞中國人團結奮斗的一面旗幟,是各族人民風雨同舟、自強不息的精神支柱
2)愛國主義不是抽象的,是具體的
a.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愛國主義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具體內涵(共性與個性的統一)
b.在當代中國,愛國與愛社會主義在本質上是一致的
3)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擁護祖國統一,是新時期愛國主義的主題
a.提倡理性愛國,反對民族主義情緒
b.愛國主義應該表現在實際行動中
建設和繁榮祖國;反對侵略,保衛祖國;反對民族分裂,維護祖國統一;維護國家尊嚴,展現民族風采
環節四 學以致用
鞏固知識
多媒體展示課本思考題
環節五 知識回顧
歸納小結
1、多媒體展示本課時知識結構
一、中華民族之魂1.中華民族精神與中華文化的關系
2.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性
3.民族精神永不泯滅
二、中華民族精神的基本內涵
1.團結統一
2.愛好和平
3.勤勞勇敢
4.自強不息
5.愛國主義
2、多媒體展示課本p71圖及魯迅的名言進一步突出本課時《永恒的中華民族精神》
1、自主思考并發言
2、回答主題為“紀念紅軍長征勝利70周年暨薌城中學建校20周年”
3、自主閱讀課本p72專家點評:民族精神
4、學生合作討論
5、學生合作探究學習新課
6、學生合作討論并發言
注明: 長征精神是個人積極向上乃至中華民族整體奮進的一種精神,它的意義已經超越了時代!在新的歷史時期,重走長征路除了是向個人的極限挑戰,更是用真實體驗的方式回顧重溫這段特殊的歷史,真切地感受到先輩們的艱苦而偉大的革命歷程。
7、學生合作探究學習新課
8、學生朗誦或合唱
《七律•長征》(1935年10月)
紅軍不怕遠征難,
萬水千山只等閑。
五嶺逶迤騰細浪,
烏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橋橫鐵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軍過后盡開顏。
9、學生合作討論并發言
10、學生合作探究學習新課(學生分為五小組對內涵的內容在教師的指導下對基本內涵進行分析發言,并思考課本所舉的題目。)
思考:p72請你說說“土爾扈特東歸所展示的是什么精神?
思考:p73世紀寶鼎體現了中華民族熱愛和平的民族品格。結合歷史和現實事例,你能對此作出自己的說明嗎?思考:p74中國傳統文化中有許多反映自強不息精神的典故、名言。你能說出這些典故和名言的來歷,并用它們來說明自強不息的精神嗎?思考:p75①我國有許多抒發愛國情懷的詩詞格言。你能說出它們的來歷嗎?你還知道哪些表達愛國情感的名言警句?②愛國主義應該表現在實際行動中。請結合例如中的一點,談談自己打算如何做。思考:p76你認為,不同時期歸來的海外學子身上折射出哪些共同的精神追求?11、學生發言,分析思考題
12、學生一起進行小結,并閱讀課本p71圖及魯迅的名言
回答:①“中國的脊梁”體現在哪些方面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