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課 尋找社會的真諦
第11課 尋找社會的真諦 (3課時)
一、考點整合:
(一)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辯證關系原理
1、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的含義: p88
2、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的辯證關系:p88
(1)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性質決定性質、變化決定變化),社會意識是社會存在的反映。
(2)社會意識具有相對獨立性,對社會存在具有能動作用(先進的社會意識起積極的推動作用;落后的社會意識對社會的發展起著阻礙作用)。
判斷正誤:(1)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相互決定。 (2)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始終密不可分。
(3)錯誤的社會意識不是對社會的反映。 (4)社會意識促進社會存在不斷向前發展。
例1:(XX年江蘇)自XX年4月1日起,我國對消費稅稅目、稅率及相關政策進行調整,新增高爾夫球及球具、高檔手表、游艇、木制一次性筷子、實木地板等稅目……調整消費稅稅目、稅率及相關政策,可以合理地調節消費行為,間接引導投資流向。其中蘊涵的哲理是()
a.矛盾的主要方面決定事物的性質 b.主要矛盾決定事物發展的進程
c.社會存在對社會意識具有決定作用 d.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具有能動的反作用
例2:(XX年全國春)《現代漢語詞典》XX年增補本在1996年修訂本的基礎上增補了“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藍牙”、“克隆”等新詞新義1200余條。這表明()
a.社會存在的變化會在社會意識中反映出來 b.社會存在的發展推動社會意識的同步發展
c.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具有能動的反作用 d.社會意識的變化總是滯后于社會存在的變化
例3:(•廣東)“晝出耕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這首詩蘊涵的哲理是()
a.社會意識與社會存在無關 b.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
c.人的意識與自然環境無關 d.自然環境決定人的意識
例4.XX年1月14日——XX年6月,歷時一年半在全黨開展的先進性教育活動6月30日圓滿結束,群眾滿意度測評表明:滿意和基本滿意率達到97%以上。指出,在全黨開展先進性教育活動,是提高黨的執政能力、鞏固黨的執政地位、完成黨的執政使命的重大舉措。
從歷史唯物主義角度,說明為什么要在全黨范圍內開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
答案:(1)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有什么樣的社會存在,就有什么樣的社會意識,社會存在的變化發展決定著社會意識的變化發展。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發展,我們黨面臨的新的形勢和任務,要求我們黨必須與時俱進、不斷創新,始終站在時代前列,保持黨的先進性。(2)社會意識具有相對獨立性,對社會存在具有反作用。先進的社會意識會推動社會的發展,落后的社會意識則會阻礙社會的發展。通過開展先進性教育活動,可使我們黨永葆青春和活力,不斷提高執政能力,鞏固執政地位,完成執政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