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課 尋找社會的真諦
誤區1、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與杰出人物的巨大作用是根本對立的
誤區2、群眾觀點就是群眾路線
例7、“人民是土壤,它含有一切事物發展必需的生命汁液,而個人則是這土壤的花朵與果實。對此正確的
理解是()
a.人民群眾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 b.任何個人的成果都包含著人民群眾的創造性勞動
c..人民群眾創造了社會財富,是社會實踐的主體 d.要堅定地走與人民群眾的實踐相結合的道路
例8、.XX年1月5日至6日,中國共產黨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6次全體會議在北京舉行。會議提出要嚴查損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中紀委之所以這樣做,從認識論角度看是因為()
a中國共產黨是人民利益的忠實代表 b.相信群眾才能依靠群眾
c.人民群眾的一切利益是天然合理的 d.人民群眾是實踐的主體,是歷史的創造者
例9、被群眾譽為貼心人的戶籍民警、共產黨員邱峨國,“上管天文地理,下管雞毛蒜皮”,時時處處關心群眾的切身利益,盡心竭力為群眾做好事。他為走失的兒童尋找親人,贍養無助的孤寡老人,為1 000多人辦“農轉非”戶口卻不收分文。他參與破獲500多起刑事案件,保得一方百姓平安。
結合上述材料,從哲學角度回答:我們一切工作的根本出發點是什么?為什么?
答案:(1)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們一切工作的根本出發點.(2)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推動社會發展的決定力量.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堅持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相信人民群眾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一切向人民群眾負責,虛心向人民群眾學習.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
二、高考實戰演練:
1、近年來,洋節西風東漸,情人節、圣誕節等等,正將它們所負載的價值密碼和生活情趣推而廣之。社會正被這些新穎、另類的文化所感染、浸潤。這表明()
a.社會存在決定于社會意識 b.社會意識具有相對獨立性
c.不同的社會意識具有不同的性質 d.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具有反作用
2、“事實是,原有的生產力水平有多高,總是限制著下一步生產力水平提高的幅度。”這段話意在告訴人們() ①人們面對的都是已經形成的生產力水平,只能在原有水平上推進一步
②每一代人面對的前一階段形成的經濟條件和歷史條件都是客觀的
③任何人都不能隨心所欲地選擇他所面臨的生產力水平
④生產力的發展是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④ d.①
3.XX年7月14日,我外交部發言人劉建超就日本選定歪曲歷史、美化戰爭的新版歷史教科書為中學課本的問題表示,日本政府對右翼歷史教科書進入課堂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這部新的歷史教科書嚴重歪曲歷史,宣揚“皇國史觀”,美化侵略,使用這種教科書無疑會毒害涉世未深的青少年。日本的這一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