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物的矛盾具有各自的特點
我國人口已經超過12億,今后每年還要以1300萬的速度增加。
我國資源豐富,但人均占有量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淡水、耕地、森林、草地的人均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28.1%、32.3%、14.3%和32.3%,礦產資源人均占有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人口膨脹,自然資源不合理利用,造成資源的浪費和生態的破壞。
我國國民經濟總體素質和經濟效益還不高,原材料的消耗強度比美日及歐洲等發達國家普遍高5一10倍,最高的達到百倍。
我國的科技水平在多數領域與發達國家還有很大差距,產品增加值的科技含量還很低。我國的教育還很落后,仍有 l億多人的文盲,文盲和半文盲人數占了全世界文盲、半文盲人數的將近 l/4。我國的農業人口還占總人口的70%以上,仍是一個農業大國。我國的自然經濟和半自然經濟還占很大比重,商品化、市場化程度還很低。
封建殘余、資本主義腐朽思想和小生產的習慣勢力還有廣泛影響。文化建設和精神文明水平還有待進一步提高等等。
(建議把以上有關我國特殊矛盾具體表現的9個方面制成投影片,教師可邊講邊投出相應內容讓學生看。)
因此,正如xx大報告指出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是逐步擺脫不發達狀態,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歷史階段……”
(以下內容略,可參看xx大報告。建議教師把這部分內容,課前錢成閱讀材料,發給學生。)
所以,只有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和思想的指導下,我們才能避免犯“左”和右的錯誤,主如鄧小平同志所說“不要離開現實和超越階段采取一些‘左’的辦法,這樣是搞不成社會主義的。”
(3)事物矛盾的雙方各有其特點。(板書)
關于矛盾的特殊性,還必須進一步了解事物發展過程中矛盾不同方面的特點,只有這樣才能在其總體上,在其相互聯結上去把握事物矛盾的特殊性。
比如我們學校中存在著教與學的矛盾,教和學這兩個方面就各有其特點。拿“學”這一方來說,你就要了解自己在識記能力上、理解能力上、運用知識能力等方面的特點;從“教”這一方來說,也要了解各科老師授課方式的不同特點,因為教師因知識水平、性格特點、教學經驗等的差異,有的可能嚴謹但欠靈活;有的可能靈活但欠嚴謹;有的可能擅長講授;有的可能擅長指導學生自己思考,發表創見……等等,在學習的活動中不斷地去認識、把握教和學矛盾雙方的特點,就會把學習真正地搞好。那么經濟領域甲企業要搞好生產也一樣,企業生產與市場需求之間構成的矛盾雙方各有特點,企業要生存與發展,必了解矛盾雙方特點,根據市場需求的特點,研究企業特點解決產、供、銷和持續發展的問題。所以也只有抓住企業的生產和市場需求雙方的不同特點,才能在競爭中取勝。
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矛盾的特殊性有三個方面的具體表現,但矛盾特殊性仍然是對立統一規律的基本內容,它和矛盾普遍性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從空間上看,“普遍性”是說事事有矛盾,那么各個事物所包含的矛盾是不是都一樣呢?這是由"特殊性"來回答的問題,不同事物的矛盾有不同的特點;從時間上看,"普遍性"說時時有矛盾,那么每一事物的矛盾自始至終都一樣嗎?這又需要"特殊性"來做出回答,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的發展階段上有不同的特點;再從空間上看,即使把每一事物內部不問的矛盾方面相比較,也都是各不相同的。所以說“事事”、“時時”都要分析矛盾的特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