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精神的精華
教材運用“相關鏈接”對自然科學三大發現作了補充介紹。
(3)理論來源。
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產生還有其理論來源。馬克思主義哲學是人類先進思想成果的結晶,它批判地繼承了哲學史上唯物主義和辯證法的優良傳統。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直接理論來源則是德國的古典哲學。德國古典哲學是近代哲學發展的最高形式,在黑格爾的體系中達到了頂峰。黑格爾是辯證法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的最大功績就是恢復了辯證法這一最高的思維形式,把整個自然的、歷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描寫為一個過程,描寫為處在不斷的運動、變化、轉變和發展中,并企圖揭示這種運動和發展的內在聯系。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收了黑格爾哲學辯證法思想的“合理內核”,拋棄了它的唯心主義;批判地吸收了費爾巴哈哲學唯物主義的“基本內核”,拋棄了它的形而上學,并根據新的實踐經驗和科學材料,對它們進行革命的改造和發展,從而把辯證法和唯物論有機地結合起來,把唯物辯證的自然觀與歷史觀統一起來,創立了嶄新的馬克思主義哲學。
思維拓展: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產生還有其不可缺少的主觀條件。馬克思和恩格斯都是學識淵博、思想敏銳的學者,這使他們能夠站在時代智慧的高峰,批判地繼承人類思想史上的一切優秀成果,概括和總結科學發展的最新成就。
總之,馬克思主義哲學不是離開世界文明發展大道而獨立產生的,它是人類歷史根本轉折時代的產物,是人類全部優秀文化遺產的結晶。歷史發展到19世紀中葉,不僅提出了適應時代要求創立新的世界觀的任務,而且也從各個方面為創立新世界觀提供了必要的條件。馬克思和恩格斯的偉大歷史功績,就在于順應了時代的緊迫需要,將這種可能轉變為現實,為無產階級提供了科學的世界觀和偉大的認識工具。
(二)、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特征
◇課堂探究4(p20)(1)為什么說馬克思主義哲學產生以前,無論唯物主義還是辯證法思想,都具有局限性?
(2)馬克思主義哲學與以往哲學相比,在內容上有什么不同?
◇探究提示:(1)馬克思主義哲學產生以前,無論唯物主義還是辯證法,都具有局限性。①馬克思主義以前的舊哲學,沒有正確地解決哲學研究的對象問題以及哲學同各門具體科學的關系問題。以往的哲學家們往往把哲學看成是凌駕于各門具體科學之上的“科學之科學”,企圖建立一個包羅萬象的知識體系,哲學和各門具體科學之間,沒有明確的分工和嚴格的界限,哲學家也往往是研究具體科學的學者;他們創立理論,往往把哲學的內容和具體科學的內容交融在一起,為了描繪世界整體圖畫,哲學家們在許多方面憑借邏輯和想像進行推演,以彌補科學材料的不足,似乎哲學是超越于一切知識之上的。②在馬克思主義哲學以前的舊哲學中,一是在自然觀上唯物主義和辯證法從總體上是相互分離的,古代樸素唯物論與自發辯證法有過某種結合,但缺乏科學根據。近代唯物主義和辯證法是分離的,出現了形而上學的唯物主義和唯i心主義的辨證法。二是在歷史觀上,唯心主義當然堅持唯心史觀,而形而上學的唯物論由于不能理解社會生活的辯證性質,也在歷史觀上陷入了唯心主義,成了“半截子”唯物主義,使社會歷史領域成為唯心主義的“一統天下”。③以往的哲學理論,總的說來不能科學地全面了解實踐的意義,從而貶低或否定實踐的作用。唯心主義片面夸大精神的作用,抹殺人民群眾的實踐活動;舊唯物主義也不了解實踐活動的意義,不懂得理論對實踐的依賴關系。因此,舊哲學不僅不能科學地說明世界,更談不上解釋世界。正如馬克思所說:“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而問題在于改變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