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人生價值的實現教案
第二節 人生價值的實現教案第一課時 實現人生價值的條件
●教學目標
知識方面
識記:個人素質的含義、實現人生價值的條件。
理解:在人生價值的實現中必須發揮主觀能動性的道理。
能力方面
引導學生通過閱讀課文去掌握本課時的基本觀點,培養閱讀能力和理解能力。
覺悟方面
一方面讓學生能正確對待社會現實,另一方面,要珍惜生命,創造條件努力實現人生價值。
●教學重點
實現人生價值的主觀條件
●教學難點
實現人生價值的主觀條件
●教學方法
學、導、講、議結合法
●教具準備
多媒體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多媒體顯示兩則材料:
材料1 《一個放羊娃的回答與一名中學尖子生之死》
幾位從事計劃生育的工作人員來到貧困山區做調查,途中遇到一個十幾歲的放羊娃,便問:“你小小年紀為啥不去上學來放羊啊?”
答:“掙錢呀!”
問:“掙了錢準備干什么?”
答:“蓋房呀!”
問:“蓋了房子呢?”
答:“娶親呀!”
問:“娶了親呢?”
答:“生娃呀!”
問:“生了娃讓他做什么呢?”
答:“放羊呀!”
一位中學的尖子學生看了這篇報道思考:
我讀好書、考上大學、找個好工作——娶個好老婆——生個好兒子——兒子讀好書——考上好大學。……有多少人超越這種生命的簡單循環呢?而這種簡單的循環真是毫無意義極了,然后就自殺身亡。
材料2 1999年9月1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在京舉行大會,隆重表彰為研制“兩彈一星”做出突出貢獻的23位科技專家,并授予他們“兩彈一星功勛獎章”。(有條件可以放錄像)
師:同學們,通過觀看這兩則材料有什么感想?其實它向我們提出了一個嚴肅的人生問題:“人應追求怎樣的人生?如何實現人生的價值?”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人生價值的實現問題。
[講授新課]
實現人生價值的條件(板書)
師:要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必須具備一定的條件,而這些條件既有客觀條件又有主觀條件,我們先來看一下實現人生價值的客觀條件。
1.實現人生價值的客觀條件(板書)
所謂實現人生價值的客觀條件就是一定的社會歷史條件。它既包括社會的經濟條件和科學文化水平,也包括經濟制度、政治制度、法律制度、人與人之間的相互關系及社會道德風尚等。其中最主要的是社會制度。這是因為人作為具體的有血有肉的人,他必須有一個起碼的生存環境,沒有這樣的生存環境,生命都成問題,哪里談得上去實現人生價值?具體地說:
(1)要以一定的生產力為基礎。
XX年10月15日18時40分50秒,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大漠孤煙、長河落日的戈壁灘上,突然間,一團紅光噴涌而起.乳白色的火箭噴出橘紅色的烈焰,拖舉著飛船,如一條巨龍呼嘯著直刺長空。10月16日中國首位航天員楊利偉乘坐中國人自己研制的“神舟五號”飛船在太空中繞地球飛行14圈后,安全著陸于內蒙古草原。至此,中國載人航天工程首飛實驗獲得圓滿成功。當楊利偉走出“神舟五號”載人飛船返回艙的時候,中國一躍成為國際“太空俱樂部”的第三位成員。中國人自豪地看到龍的子孫在太空遨游。“嫦娥奔月’這一美好的愿望由來已久,為什么到現在才把它變為現實?
(學生討論)
人生價值的實現不僅依賴于一定社會的生產力水平,而且與人的能力與素質相關。
一個社會的生產力水平,是上代人創造的物質成果,對下代人來說,又是繼續進行價值創造的前提條件,因此,一個社會有著怎樣的生產力水平,便制約著這個社會人們的人生價值的實現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