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事物的因果聯系(精選4篇)
把握事物的因果聯系 篇1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識記因果聯系的含義和特點,掌握原因和結果的辯證關系。
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的比較分析能力和應用理論知識的能力。
價值取向:
使學生明白生活的智慧就在于凡事都問個為什么,學習中要有探究的熱情、勇氣和信心,并且在生活中要培養自己的自覺性和責任感,做一個有益于社會的人。
【教學重點】
因果聯系的特點,原因和結果的辯證關系。
【教學難點】
原因和結果的相互轉化。
【教學過程和方法】
思考提問和教師點撥法。
復習:
同學們聽說過“蝴蝶效應”的原理嗎?誰能給同學們簡單地介紹一下這個原理的內容?
這個原理體現了什么哲理呢?
蝴蝶效應的原理告訴我們:世界是一個普遍聯系的統一整體,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普遍聯系著的。
導入:
美國媒體聲稱洛杉磯污染物25%來自中國
美聯社的這條消息稱,“中國的空氣污染影響到了鄰近的韓國和日本,不過,直到最近研究者才意識到,其實中國空氣污染的影響遠遠超過了日韓,它已經到達了北美上空”。
美國環保署甚至作出了更驚人的估計:“在某些時候,洛杉磯上空的空氣污染有25%都可溯源到中國!薄
對此報道的結論你是否認同呢?能不能說說你的理由?
美國的污染是不是部分地由于中國造成的,這就要看他們之間是否存在著因果聯系。那么什么是因果聯系呢?
二、把握事物的因果聯系(板書)
1.事物因果聯系的含義、特點和辯證關系(板書)
⑴因果聯系的含義(板書)
任何現象都會引起其他現象的產生,任何現象的產生都是由其他現象所引起的。這種引起被引起的關系,哲學上稱為因果關系。其中,引起其他現象產生的現象叫原因;被某種現象引起的現象叫結果。
在一個具體的因果聯系中,原因作為引起者總是出現在先,結果作為被引起者,總是出現在后,我們常說的“事出有因”“前因后果”?梢姡蚬撓凳侵冈蚝徒Y果之間的一種先行后續的關系。
設疑:那么,是不是說事物之間具有先行后續關系,就一定是因果聯系?
(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
教師歸納:如春夏秋冬的四季更替,雖然是先行后續的關系,但他們之間不存在引起和被引起的關系,也就構不成因果聯系!霸诖酥蟆辈坏扔凇耙虼酥省薄
設疑:那么,因果聯系除了是一種先行后續的關系,還必須具備什么特點呢?(學生討論并回答)
。ㄔ趯W生回答的基礎上)教師歸納:事物的因果聯系既是一種先行后續的關系,又是一種引起被引起的關系。只有這兩個特點同時具備才叫因果聯系,這就是因果聯系的特點。
教師設疑:一種關系同時具備這兩個特點,才構成因果聯系。這兩個特點相比,哪個更重要呢?
。▽W生討論并回答)
。ㄔ趯W生回答的基礎上)教師歸納:引起被引起的關系更重要。因為,事物之間光具備先行后續的關系,而不具備引起被引起的關系不能構成因果聯系,而具有引起被引起的關系,一定具有先行后續的關系,就一定是因果關系。所以,它是因果關系的本質特征。
⑵因果聯系的特點(板書)
、傧刃泻罄m
②引起被引起(因果聯系的本質特征)
對于“污染事件”美方作出了他們的解釋,中方也作出了反駁。
美方觀點:
美國媒體在報道中還找到了研究人員,出示了“證據”。文章稱,加州塔瑪佩斯山州立公園空氣監測站的研究人員克里夫說,他搜集到大量空氣中的微小顆粒,它們是從中國和其他亞洲國家燒煤的工廠、熔爐、柴油機和沙塵暴中飄來的。克里夫一直在塔瑪佩斯山州立公園、太浩湖邊多內峰等地的空氣監測站進行研究。他發現,這幾處的空氣污染源都不是當地,沙塵中的成分與戈壁灘和其他亞洲地區的成分一致?死锓蛘f,亞洲地區1/3的污染是塵土污染,這是因為森林退化和干旱越來越嚴重,其他的污染還有硫磺、煤煙、金屬顆粒,這些都是從煤、柴油和其他燃料燃燒中產生的。
中國的空氣污染物是如何到達美國的呢?美國研究人員解釋說,亞洲空氣污染物隨著氣流達到美國,亞洲任何地方的空氣污染,在氣流的影響下,在5天到2周的時間里都能穿越太平洋達到美國。
中方觀點:
國家環保總局污染控制司副司長李新民對此予以否認:“這個事不太客觀,結論有點令人懷疑!彼硎荆諝馕廴疚锏膫鬏攩栴}是個復雜的問題,其成因、傳輸的客觀規律都在研究之中,并沒有確定性的答案。污染物萬里迢迢到美國洛杉磯,其間有哪些變化很難說。能夠精確測算出25%來自于中國,更是令人懷疑。
你認為哪一方的觀點更有說服力呢?
你做出這種判斷的依據是什么呢?
⑶原因和結果的辯證關系(板書)
因果聯系 原因 結果
區別 含義 引起某種現象產生的現象 被某種現象引起的現象
時間順序 在先 在后
地位作用 主動,引起者 被動,被引起者
聯系 互相依賴 原因離不開結果,結果也離不開原因。
二者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 在這一關系中是原因,在另關系中是結果
在同一關系中,兩種現象互為因果。
、賲^別
教師分析:正因為原因和結果有這些嚴格的區別,所以我們不能把它們混淆。在一個具體的因果聯系中,我們不能隨意顛倒原因和結果的順序,否則,將會鬧出笑話。例如:在“侵略者侵略,被侵略者反抗”這個因果聯系中,因果就不能顛倒,否則,將是非;闹嚨摹
設疑:原因和結果能否相互分離呢?
、诼撓
分析:第一,原因離不開結果,一定的原因必定引起一定的結果;同樣,結果也離不開原因,一定的結果必定是由一定的原因引起的,二者互相依賴,密不可分。第二,原因和結果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
例如:環境污染在工業排出的廢氣廢水中是結果,在危害人體健康中就成了原因。損害人體健康在環境污染中是結果,在影響工作和學習中就成了原因。可見,一種現象,在這一場合中是原因,在另一關系中則是結果,說明二者在一定條件下可以互相轉化。這是轉化的第一種情形。
學生活動:
小游戲“因果鏈條”,老師說出一個結果,看那個組的同學能把這個因果鏈條盡可能地接續下去,接續最多的一組為獲勝方。
如:小剛遲到了-因為昨晚沒睡好-作業寫得太晚-基礎不扎實-上課聽講不認真……
例如:在生產和消費的關系中,生產決定消費的方式、水平,為消費創造動力,從這個意義上講,生產是因,消費是果。而消費反過來也影響生產的發展,能為生產創造新的勞動力,提高勞動者的生產積極性,從這個意義上講,消費是因,生產是果。可見,在這一關系中,它們是互為因果,這是轉化的另一種情形。
你們還能舉出哪些互為因果的例子呢?
【特別注意】
因果之間的轉化是存在著一定的條件的,這種條件不具備時,因果之間的轉化也是不可能實現的。
并非任何一個因果聯系都是互為因果的關系,只有一部分事物的因果聯系才能構成互為因果的關系。
設疑:掌握這一原理,對于我們科學地認識事物和有效地進行實踐活動,有什么意義?
2.認識和掌握因果聯系的方法論意義
⑴承認因果聯系的普遍性和客觀性,是人們正確認識事物、進行科學研究的前提
前面提到的“蝴蝶效應”是混沌理論的重要成果。但它還需要人們給予進一步的科學論證,究竟美國的污染和中國之間有沒有必然的聯系,還需要兩國的科學家對污染的原因,污染物的傳輸規律等問題進一步加以研究,否則只能是感情層面的對峙和抗爭,誰都缺乏說服力。
請看
福壽螺該怎么吃?
一棵生長了20年的大樹,僅能制成3000至4000雙筷子,我們一年要吃掉2500萬棵樹
日本奢侈地消費中國森林,一次性筷子99%來自中國
設疑:
你認為出現以上問題的原因是什么?如果任其發展下去,將會帶來什么后果呢?面對這些問題我們應該怎么做呢?
、普_把握事物的因果聯系,才能提高人們活動的自覺性和預見性
世界上沒有無因之果,任何事物都含有其根源,而導致一次次損失,一場場事故,一次次災難的,往往是人為的原因――因某個人缺乏自覺性和責任感,某個環節沒有做到位等。一個小小的失誤,便可能釀出一場大禍。如果我們對某一事物當作原因來看待。預見它可能產生的后果。有了對后果的科學預見,才能正確指導自己的具體行動,促使事物向人們所期望的結果發展。如果只顧眼前的利益,不顧長遠的結果,必然會給工作和生活帶來危害。
同學們我們應該明白,人的智慧就在于凡事都問個為什么,學習中要有探究的熱情、勇氣和信心,在生活中要培養自己的自覺性和責任感,做一個有益于社會的人。
【課堂練習】
1.(06,廣東政治卷,28)近年來,某地的洪水泛濫越來越嚴重,對民生危害越來越大。造成洪水泛濫的原因之一是人類活動增多所造成的地球環境破壞。從哲學上看(bd)
a.洪水與自然災害之間存在本質的聯系
b.改造自然,務必要尊重、順應和保護自然
c.人類活動必將引起自然災害的出現
d.事物之間存在著因果聯系
2.(05,北京卷,35)漫畫和成語往往蘊涵著深刻的哲理。與圖10漫畫反映相近哲理的成語是(a)
a.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b.一著不慎,滿盤皆輸
c.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d.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3.(XX年,江蘇卷)近幾年來,“要富口袋,先富腦袋”,已成為我國廣大農民致富奔小康的共識。“科教興省”.“文化強市”,已成為許多地方的發展戰略。上述材料表明(b)
、倏萍嘉幕l展與經濟社會發展存在著因果聯系②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是相互促進的③人們的認識隨著實踐的發展而變化④認識是實踐發展的根本動力
a.①② b.①②③ c.③④ d.①③④
4.(XX年,北京文綜卷)近兩年,全國每年發生的安全事故都在100萬起以上,造成的經濟損失高達多億元。安全就是效益。這個事實說明(b)
a.有失誤必有安全事故 b.安全事故是經濟損失之故
c.有安全必有利潤 d.安全與效益互為因果關系
5.(XX年,廣東.河南卷)XX年10月,廣東南海石化項目正式簽約。該項目總投資40多億元,年產乙烯80多萬噸,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最大的工業合資項目,建成后將推動廣東的產業升級,帶來巨大的石化下游項目投資機會,推動相關產業發展,并對我國石化工業結構調整產生積極深遠的影響。這一項目的建設體現的哲學道理是(d)
a.矛盾的主要方面決定事物的性質
b.矛盾雙方可在一定條件下向對立面轉化
c.整體和部分之間不可分割
d.事物之間的聯系是普遍的多樣的
把握事物的因果聯系 篇2
把握事物的因果聯系 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知識方面:
第一:懂得事物之間的聯系形式是多種多樣的。
第二:理解因果聯系的含義、特點、原因與結果的辯證關系。
(2)能力方面:
第一:結合因果聯系的教學,能使學生從一與多的關系中——一個聯系,又有多種形式——學會辯證的思考問題。
第二:使學生在區分因果聯與其他聯系形式中,學會比較分析能力。
第三:學會用因果聯系的方法分析地看待問題,分析事物產生的原因,預見事物可能的后果。提高因果分析能力。
(3)覺悟方面:
通過因果聯系理論的學習,使學生樹立馬克思主義的客觀因果論,反對唯心主義的主觀因果論。
教學重點:因果聯系的特點。
教學難點:對原因與結果相互轉化的理解,特別是對互為因果的理解。
教學內容概要:把握事物的因果聯系
1、事物聯系的多樣性和復雜性
2、因果聯系的含義
3、因果聯系的特征
4、原因與結果原辯證關系
5、因果聯系的方法論意義
1)承認事物之間因果聯系的普遍性和客觀性,是人們正確認識事物,進行科學研究的前提。
2)認識事物之間的因果聯系能提高人們實踐活動的自覺性和預見性。
教學過程:
引入教學:我寫了首聯系歌,我們一起來讀好不好?
天體有引力聯系,
社會有生產關系,
思維有邏輯聯系,
它們還相互聯系。
創新在于探索聯系,
成功就要建立聯系。
無為緣于忽視聯系,
失敗皆因破壞聯系。
聯系之外還是聯系,
聯系之中仍有聯系。
客觀者承認聯系,
主觀者想象聯系。
一旦沒有聯系,
存在就失去意義。
你我要攜手努力,
把現實聯接到理想天地!
(簡單過渡):事物的聯系不僅是普遍的,而且是多樣的。(多媒體演示)在事物多種多樣的聯系形式中,因果聯系是極其重要的一種。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因果聯系。
或采用(詳細過渡):
我們生存的這個世界,就像一個千回百轉的迷宮,隱藏著無窮的秘密,交織著無盡的聯系?茖W和哲學的任務就是要揭開秘密,認識聯系。
物質世界本身的無限性和事物聯系的普遍性,決定了事物聯系形式的無限多樣性。
(演示媒體)
其中因果聯系是一種極其重要的聯系形式。愛因斯坦說過:“我沒有什么別的才能,只不過喜歡窮根究底的研究問題而已!焙芏嗳艘詾檫@是愛因斯坦的自謙之詞,其實這正是愛因斯坦巧妙的自夸之詞。因為能夠研究因果聯系的人,自然是有大智慧、大才能的人。我們換個方式來讀他的這句話:“我沒什么別的才能,但有一種最厲害的才能——發現因果聯系!薄八固埂庇小叭恕钡囊馑,“愛因斯坦”就是“熱愛因果聯系的人。”今天我們就來認識因果聯系。并且做一個愛因斯坦。
講授新課(演示多媒體)
1、因果聯系的含義
俗話說:無風不起浪,有水才行船……(演示多媒體)
這既是生活經驗的總結,又包含著深刻的哲理。類似的現象在生活中隨處可見。請看下面這個例子(開燈的例子)(演示多媒體)同學們能說出類似的例子嗎?你能概括出這些例子的共性,你也就明白了因果聯系的含義。
我們懂得了因果聯系的含義,那么在實際生活中我們如何去判斷哪些聯系是因果關系,哪些聯系不是因果關系呢?請同學們看下面的例子:
例1距離=速度×時間
例2白天之后是黑夜
前例中的距離與時間,白天黑夜是不是因果關系呢?
要做出正確的判斷就要了解因果聯系的特征。
2、因果聯系的特征:
a、原因與結果有先行后續關系。先后關系是原因和結果產生的時間關系,行續關系是原因和結果在發展中的內在聯系。兩個現象沒有產生上的先后關系,就不可能是因果聯系;兩個現象雖有產生上的先后關系,但沒有發展上的行續關系,也不可能是因果聯系。(例:五百萬年前某次火山爆發——五百萬年后一中搬遷金陽,兩件事有先后,無行續:敲鐘——鐘響,有先后,又有行續。)(行續關系略掉不講)
b、原因與結果有引起與被引起關系。引起可以理解為:導致、帶來、實現、引發等。兩個特征同進具備才是因果關系,缺一不可。其中引起與被引起關系是本質特征。
學習了因果聯系的特征,就應該知道如何區分因果聯系和別的聯系。下面我們宋做一個練習。
課堂練習:(多媒體演示)
破壞分子偵察發現炸藥倉庫的守護衛兵在后半夜交接班時由于疲憊警惕性較差,遂利用這一疏漏,接近倉庫點燃引爆物引發倉庫爆炸,使國家財產遭受重大損失。
請指出這一事件中存在哪些因果關系?
1、想搞破壞——去偵察
2、想搞破壞——點燃引爆物
3、偵察——發現
4、疲憊——警惕性較差
5、警惕性較差——防衛出現疏漏
6、利用疏漏——接近倉庫
7、點燃引爆物——倉庫爆炸
8、倉庫爆炸——國家財產受損
9、破:壞———守護
10、倉庫自身的特殊性——守護
從練習中,我們看到,尋找因果聯系有兩個基本的方法。
第一、牢記兩個特點(先行后續,引起和被引起)
第二、要順著因果鏈條去找。因為現象之前必有原因,現象之后必有結果,順著因果鏈條去找就不容易遺漏。
第三:原因和結果都是動態性的、過程性的,所以要從動態、過程的角度去找,特別注意材料中的動詞。
懂得了因果關系的特征,我們才能區別事物之間的聯系是不是因果聯系。一但確定了事物之間是因果聯系之后,我們還要深入到因果聯系內部去認識原因和結果的關系,從而達到對因果聯系的更深入的認識。
3、原因與結果的辯證關系:相互區別、相互依賴、相互轉化。
1)原因與結果在特定的因果關系中有嚴格的區別。不能倒因為果,也不能倒果為因。如:風是浪的因,浪是風的果:開燈是燈亮的原因,燈亮是開的結果。
2)原因與結果總是相互依賴,不可分割。
我們常說“事情辦得毫無結果!边@是否表明事情只有原因,沒有結果?
不是!昂翢o結果”本身也是一種結果,只是沒有達到預期的結果。
3)原因與結果在一定條件下可相互轉化。(多媒體示例)
a、對前是果,對后是因。
例:下雨——路滑——摔倒——受傷。
b、互為因果。
下面哪些是互為因果的?
a、植被破壞——水土流失。
b、地球自轉——晝夜更替
c、了解——喜愛。
d、敲鐘—鐘 響
e、沖鋒陷陣——壯烈犧牲。
f、供求變化——價格漲跌。
g、經濟發展——政治進步。
現在我們已經掌握了因果聯系的基本原理,那我們學習這個原理有什么用呢?或者說,因果聯系原理的方法論意義是什么呢?
4、掌握因果聯系原理的方法論意義
1)承認因果聯系的普遍性和客觀性,是人們正確認識事物和進行科學研究的前提。
我們都知道蘋果落地的原因是萬有引力,F在的問題是:
牛頓發現萬有引力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看見蘋果落地
2、牛頓相信蘋果落地必有原因
3、牛頓平時就養成了尋因究果的思維習慣
原因分析給我們的啟示:
我們應該處處留心,善于觀察。具有探求因果關系的自覺意識和強烈愿望。要堅信,任何現象背后必有原因,要樹立尋根究底的認真精神和科學態度。
2)認識因果聯系,才能提高人們實踐活動的自覺性和預見性。
神六發射與回收成功的原因何在?
決策和實施的高度自覺性和科學預見性。
經過了概念研究、工程方案設計和可行性研究、工程技術及經濟可行性論證等理論環節,充分考慮到各種可能的結果和變化。并確立了從準備到回收的十二個實施步驟。
想一想:“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边@句話體現了什么道理?
這句話體現了因果聯系的原理。它啟示我們任何現象都會引起一定的結果,我們應自覺預見事物的各種可能結果,促成希望的結果,避免不希望的結果。提高我們實踐活動的自覺性和預見性。
課外思維拓展:
想一想:是不是所有可以用“因為……所以……”表達的事都是因果關系?
不是,F實中能夠用“因為……所以……”表述的關系并不都是因果關系。邏輯推理中的“條件和結論”與哲學中的“原因和結果”必須給予嚴格區分。
例:1、因為杯子里有水,所有我喝了水。
分析:杯子里的水本身不會“引起”我去喝,我喝是因為我口渴,我自身需要。是“我要喝,”而不是“水要我喝!
再如:
1、時間是一切事物存在的條件,但時間不是事物產生的原因。
2、足球場是足球比賽的物質條件,但羅納爾多并不是因為足球場才比賽的。
3、“有水才行船”——水并不是行船的原因,而是條件。
4、唯物主義的基本結論是“世界的本質是物質的。”但世界的物質性絕不是由唯物主義引起的。
把握事物的因果聯系 篇3
《把握事物的因果聯系》教學設計
一、本框題的地位和作用
大家都知道,第一課是唯物辯證法的總綱,它從根本上明確了唯物辯證法的研究對象,是從總體上講述物質世界的聯系和發展。而聯系作為唯物辯證法的邏輯起點,是唯物辯證法最基本的概念,由聯系出發就能形成唯物辯證法豐富內容和基本體系。而因果聯系作為聯系的具體形式,是人們最常見與人們關系密切的一種聯系,是對聯系問題的具體化和淺顯化,更有助于學生理解和掌握聯系的觀點。所以把握事物因果聯系這一框題在本課學習中起著重要作用。
二、關于重點的確定
本框教學重點是因果聯系的特點,原因和結果的辯證關系。因為事物聯系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只有了解因果聯系的特點,才能把因果聯系與其他形式的聯系區別開來。本框題教學目標是使學生能夠判斷何為原因、何為結果。要達到目標必須掌握因果聯系的特點。另外,通過本課的學習在實踐上使學生在承認因果聯系普遍性與客觀性前提下,提高自己活動的自覺性和預見性,而要想達到這一目標,又必須重點掌握原因與結果之間的辯證關系。
三、關于難點的確定
本框教學難點是原因和結果的相互轉化,特別是互為因果的問題。在事物的因果聯系中,并非任何一種因果關系都是互為因果的關系,只有一部分事物的因果聯系才能構成互為因果的關系,這需要在一定條件下才能互為因果。在互為因果的關系中,也是從關系雙方的互相作用中才能理解互為因果的關系,這使學生很難理解,由此成為本框的難點。
四、關于教學目標的設置
首先是知識與技能,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通過教學讓學生懂得事物多種多樣,當然事物之間的聯系也是多種多樣的,而且通過學習必須理解因果聯系及原因和結果是什么?即掌握含義,還要弄清因果關系的特點,原因和結果的辯證關系,學完這一世界觀怎么在實踐中指導自己的行動呢?所以,方法論也要理解和掌握;其次,是過程與方法。通過本課的教學過程應培養學生比較分析不同聯系的能力,而且特別是掌握了因果聯系就得讓學生能夠真正提高自己的實踐能力,比如說學習失敗了就要找出原因,避免在同一個地方跌倒,還要預見原因的結果,來決定該不該做,讓事情向好的方向發展。所以,我確定了從事例中分析哲學道理的方法。最后,就是情感、態度、價值觀,我覺得科學因果觀與唯心主義的因果報應,學生易混淆。所以,在教學中應注意讓學生區分開來,并通過對“論”的分析,培養學生愛國主義的情感,樹立支持祖國統一的態度,堅持和平、團結的價值觀。
五、教學內容
1.聯系具有多樣性
根據學生的預習,關于聯系多樣性的內容,用電腦打出幾對名言成語,讓學生分別指出體現了什么樣的聯系?一是檢驗學生的預習狀況;二是讓學生理解事物的多樣性,事物之間的聯系也具有多樣性。然后打出七對具體形式的聯系,并提問學生:在以上多種聯系中,人們經常遇到的聯系是哪一種?提示:人們最容易提出的問題是為什么?為什么就是研究事物的原因問題,科學研究的問題也就是追尋事物因果問題,所以我們重點學習——把握事物的因果聯系(這樣做既節省了時間,又講清了聯系具有多樣性,而且還講出新課)。
音像資料:由于貪腐案引起的“倒扁”運動。及其家人的腐敗行為引起了“倒扁”浪潮。那么這種引起和被引起的關系,在哲學上叫什么呢?叫因果聯系。下面我們就來看什么是因果聯系。
2.因果聯系的含義(學生回答)
任何現象都會引起其他現象的產生,任何現象的產生都是其他現象引起的,這種引起和被引起的關系,叫做因果聯系。其中,引起某種現象產生的現象——原因,被某種現象引起的現象——結果。然后反過來讓學生分析例子,哪一個是因?哪一個是果?這樣讓導課的事例馬上與所學的知識結合起來。
邏輯連接:那么,作為因果聯系與其他聯系的區別在哪里?即因果聯系有哪些自身的特點呢?
3.因果聯系的特點
(1)因果聯系是一種先行后續的聯系
所謂事出有因、前因后果,即在一個具體的因果聯系中,總是原因在前,結果在后。在這里,需要大家注意的是,并非所有前后相繼出現的現象都是具有因果聯系,如春夏秋冬四季更替,雖是先行后續的關系,但不存在引起和被引起的關系,因而也不構成因果關系。即在此之后,不等于“因此之故”。然后,讓學生列舉屬于先行后續,但不屬于因果聯系的事例。所以,因果聯系不僅是先行后續,還必須是:
(2)引起和被引起的關系
請學生觀看連戰在北京大學的演講。讓學生分析,連戰在北京大學的演講,存不存在因果聯系?教師總結:連戰在演講中,極力表明了推動兩岸關系發展的愿望,代表了全中國人民的意愿,受到了全體學生的熱情擁護和贊成,因此,才贏得了學生們的熱烈掌聲,所以構成因果聯系?梢姡挛镏g的因果聯系必須是先行后續的關系,又是引起和被引起的關系,只有這兩個特點同時具備、缺一不可時,才構成因果聯系,這就是因果聯系區別于其他聯系形式的特點。通過上面的學習,我們知道,原因是引起某種現象產生的現象,結果是被某種現象所引起的現象,這表明原因與結果是不同的,二者有區別,同時我們還了解了原因與結果之間又存在著“先行后續”以及“引起和被引起”的關系,也就是說,二者除區別之外,還有非常緊密的聯系。
繼而幫助學生區分原因和理由,例如,利用職務之便縱容家人腐敗貪污,受到反對,貪污是原因,職務之便是條件,反對是結果,而理由是他損害了中國臺灣人民的根本利益,傷害了中國臺灣人民的感情。然后深化、區分原因和條件。原因和結果周圍的一些現象,對于因果的相互作用產生影響,這些現象的總和叫條件。條件是這樣一些現象:某一些現象所必須,但它又不像原因那樣引起相應的現象。例如,一定病源是因,引起病癥是果,不同身體狀況是條件。
對比和連戰的事例,有什么啟示?引出:
4.原因和結果的辯證關系
(1)區別:
在每一事物的具體因果關系中,原因和結果有著嚴格的區別。教師先讓學生找區別,然后一邊引導一邊總結。第一是含義不同;第二是時間順序不同。在一個具體的因果聯系中,總是原因在前,結果在后,先行后續;第三是二者的地位和作用不同。在一個具體因果關系中,原因總是處于“主動”地位,是“引起者”,具有“動因”的作用;結果總是處于“被動”的地位,是“被引起者”,具有“后果”的作用。正是原因和結果有著非常嚴格的界限,所以不能倒果為因,也不能倒因為果。如例子中,及其家人的貪腐行為是因,遭到中國臺灣人民的反對和譴責是結果。如果說反對是因,所以才有了其家人的貪腐行為,是極其可笑和荒謬的。所以,必須明辨因與果,因就是因,果就是果。雖然原因和結果有嚴格界限,但二者又有緊密的聯系。
(2)聯系
、俣呤窍嗷ヒ来娴。原因離不開結果,相對結果而言,原因才能成為原因;結果也離不開原因,沒有原因就沒有結果,相對原因而講,結果才能成其為結果。所謂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沒有無因之果,也沒有無果之因。有貪腐行為必遭到反對,反對是有原因的,怎么不反對別人,偏偏是“倒扁”?就是因為他家人的貪腐行為。同學們也知道,今年是“9•11”事件五周年,那么為什么只發生在美國?這是與美國所推行的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以及單邊外交分不開的。
電腦打出:“有人辦某事以后說,這件事辦得毫無結果,這件事是否只有原因,而無結果?”讓學生思考回答。
教師總結:事物有因必有果,只不過在結果中有預期的結果和未料到的結果、好的結果與壞的結果之分。這里所說的“毫無結果”,其實就是指未達到預期的結果,而并非沒有任何結果。如果我們去辦一件事,無非有辦得成或辦不成的兩種結果,決不能說沒辦成就不是一種結果。雖然有些現象由于受主、客觀條件的制約,我們尚不知道它的原因,如眾所周知的“百慕大三角”,但它的原因是存在的;而對于這些現象,將產生什么樣的結果也不是我們現在所能預料的,然而它的結果也必然會產生?傊,原因與結果相互依賴,既沒有無因之果,也沒有無果之因。
、谄浯危蚺c結果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我們知道,作為任何一個客觀事物來說都處于普遍聯系中,而當我們要考察的是一個事物的具體的因果聯系時,就要把考察的特定對象從普遍聯系中抽出來,從而確定某一現象為原因,某一現象為結果。在這個特定的、有限的范圍內,原因與結果是對立的。作為一種現象來說,不能既是因又是果。但如果我們把這一對具體的原因與結果,放到普遍聯系和無限發展的鏈條中來考察,就會發現因果之間區別的相對性,彼此之間的相互過渡、相互轉化也就呈現出來了,這時我們所看到的原因與結果相互轉化有如下兩種情形:
一是在這一關系中是原因,在另一關系中是結果;反之亦然。這是由于事物的聯系的發展是一個無限的鏈條。甲現象引起乙現象,乙現象于引起丙現象……,其中乙現象對丙現象來說是原因,但對甲現象來說又是結果,例如:
貪腐——臺灣同胞的反對——心理恐慌——投資減少——經濟衰退
因 果(因) 果(因) 果(因) 果
二是同一關系中,兩種現象互為結果。其中甲現象作用于乙現象,引起乙現象的變化,甲是因,乙是果;反過來,乙現象又可以作用于甲現象,引起甲現象的變化,乙是因,甲則是果。(注意:不是任何一種因果關系都能成為互為因果的關系,其中只有一部分事物的因果聯系才能構成互為因果的關系)。
例如上面的例子,只有投資減少——經濟衰退這一因果關系,才能成為互因果關系。投資減少引起中國臺灣經濟衰退,而中國臺灣經濟越衰退,投資就越少,從而形成惡性循環,可見害人不淺。
總之,對于原因和結果的轉化問題,同學們要注意,這種轉化不是任意的,想怎么轉化就怎么轉化,而是存在著一定的條件,不具備一定的條件,這種轉化也不可能實現的。
把握事物的因果聯系 篇4
2.1.2把握事物的因果聯系 教案
課題:把握事物的因果聯系
目的:理解原因和結果的含義;因果聯系的特點;原因和結果的關系及意義
重點:原因與結果的關系;方法論意義
難點:原因和結果相互轉化
教程:
【復舊】
XX年10月24日,“嫦娥一號”發射成功,XX年除夕之夜,從月球上空傳回了“嫦娥的祝!、傳回了歌聲,讓所有的中國人如醉如癡。加強了兩球之間的聯系。請用哲學分析。
事物的聯系是普遍的,客觀的。要求我們堅持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人們可以根據事物固有的聯系建立新的具體聯系。
【導新】聯系具有五性:普遍性、客觀性、條件性、可變性、多樣性。我們今天學習一種特殊的聯系——因果聯系。
【導學檢測】
閱讀教材第一段至第五段回答:
1、因果聯系的含義
任何現象都會引起其他現象的產生, 任何現象的產生都是由其他現象所引起的。這種① 和② 的關系叫做因果聯系。
2、因果聯系的特點
事物之間的因果聯系, 必須是③ 引起和被引起的關系。
閱讀教材第六段至第九段回答:
3、原因和結果的關系
(1) 區別: 在每一事物的具體因果聯系中, 原因和結果有嚴格的區別。引起某種現象產生的現象, 叫做原因,被某種現象引起的現象, 叫做結果。如果混淆二者, 就會發生倒④ 為⑤ 、倒果為因的錯誤。
(2) 聯系: ①原因和結果之間存在著引起和被引起的關系。 ②原因和結果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 這種轉化有兩種情形。一種情形是, 某一現象在這一關系中是原因, 在另一關系中則是⑥ ;反之亦然。另一種情形是,在同一關系中兩種現象⑦ 因果。
閱讀教材第十段至最后一段回答:
4. 認識和掌握客觀事物的因果聯系的方法論意義
(1) 承認因果聯系的普遍性和客觀性, 是人們正確認識事物, 進行科學研究的⑧
(2) 正確把握事物的因果聯系, 才能提高人們實踐活動的自覺性和⑨ 。
[分析歸納]:
二、把握事物的因果聯系
1.含義:
例:非典——阻礙了第三產業的發展——國家減免稅收;9.11事件——美國攻打阿富汗。
引起
投影:任何現象————其它現象
被引起
由學生舉例:由于破壞大自然,因而受到了懲罰;因為努力讀書,考上了大學。
思考:“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是因果聯系嗎?
從字面上看,是引起與被引起的關系,但這是宗教教義中的觀點,教育教徒棄惡從善,有一定積極意義。但這種觀點是建立在唯心主義思想之上,沒有普遍性和客觀性,只能說是一種主觀愿望。
1. 特點:具有先行后續的關系;引起和被引起的關系。(本質特征)
例:春夏秋冬更替 電閃雷鳴 改革開放在先,新的犯罪在后
3.原因和結果的關系
⑴區別:①含義不同。
②時間順序不同。在一個具體的因果聯系中,總是原因在前,結果在后,形成先行后續的順序。
③地位作用不同。原因處于“主動”地位,是引起者;結果總是處于“被動”地位,是被引起者。
正是因為原因和結果有嚴格的區別,所以不能倒因為果,也不能倒果為因。
例:犯罪——制裁 日本入侵——中國反抗 國際經濟舊秩序——南北差距拉大
、坡撓担孩俣呋ハ嘁来妫]有無因之果,也沒有無果之因。) p51想一想
a——b——c
②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a——b
轉化有兩種情形:一種情形是,在這一關系中是原因,在另一關系中則是結果;反之亦然;另一種情形是,在同一關系中,兩種現象互為因果(注意,并非任何一種因果關系都能成為互為因果的關系,只有一部分事物的因果關系才構成互為因果的關系)。
例1:9.11事件——阿富汗——影響經濟發展 禽流感的擴散,引起了養殖業的萎縮,影響了我國經濟的發展。
例2:生產——消費 物質文明——精神文明 和平——發展
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堅持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體現了什么哲學觀點。
例3:循環經濟是“資源——產品——再生資源”的反復循環。體現了原因與結果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
4。原理:任何事物都處于因果聯系之中,因果聯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觀性。
方法論:
① 承認因果聯系的普遍性和客觀性,是人們正確認識事物,進行科學研究的前提。(從認識角度)
例1:牛頓看到蘋果落地,他在思考是使什么蘋果落地,為什么不往上面落,經過反復思考,找到了真正原因是地球引力的結果,在此基礎上提出了著名的萬有引力定律。但是晚年他相信神學,認為地球的運動是上帝推動,結果否認了因果聯系的普遍性和客觀性,導致后來一事無成。
例2:99年,重慶市虹橋突然垮了,造成40人死亡,多人受傷,財產損失600多萬元,是什么原因造成虹橋垮了?該縣領導認為,一隊戰士在橋上齊步走,是根本原因。后經專家認定,這不是原因,而是一場嚴重的質量事故,有關責任人受到法律懲罰。
因果聯系是客觀的,我們不能否認因果聯系,也不能把因果聯系強加給些事物。
戰士——橋垮——質量問題
李白斗酒詩百篇,我沒有酒,所以我寫不出好文章
手機號碼不吉利,因此工作不順利。足球比賽失敗,是因為沒有敬香。我沒有考上大學,是因為祖墳不好
思考:教材p52小字材料說明了什么?
、 正確把握事物的因果聯系,才能提高人們活動的自覺性和預見性。(從實踐角度)
a原因——結果:
例1: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如果只顧經濟發展,破壞生態環境,必然受到懲罰。漫畫:老鼠掉進米瓶子中(口子很。┏酝昝缀,身體發福,出不來了,這漫畫給我們什么哲學啟示?
思考:教材p53小字說明了什么?
b結果——原因
資本市場虧損了;XX年1月雪災、4.13汶川在地震,6月特大洪災,給我們最大的教訓是什么?(必須正確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必須堅持可持續發展戰略)
例:當前,極端恐怖主義、重大自然災害、嚴重流行疾病以及生活中的重大安全事故,給人類社會帶來巨大威脅。特別是發生在去年和今年的地震、海嘯、颶風,給受災國造成了重大財產損失和人員傷亡。為此,國際社會一致同意建立相應的國際或地區性的預警機制。
請從哲學角度,說明建立預警機制的積極意義。
、僬_發揮主觀能動性,可以認識和利用規律,達到改造世界的目的。(2分)建立預警機制,有利于人們預見事物的發展趨勢和方向,限制某些規律發生破壞作用的范圍,做到趨利避害,造福人類。(2分)②承認因果聯系的普遍性和客觀性,是人們正確認識事物,進行科學研究的前提:正確把握事物的因果聯系,才能提高人們活動的自覺性和預見性。(3分)建立預警機制,弄清各種災害發生的原因,有利于人們防患于未然,避免或減輕災害,減少損失。(1分)
。ㄈ魧W生答成:“矛盾雙方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建立預警機制,創造各種條件,有利于促進事物向好的方面轉化”,也可給分。)
[課堂練習]
[教學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