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地理圖像高考最后復習
5. 等高線地形圖的綜合判讀和應用
⑴判斷水系水文特征
①水系特征
山地常形成放射狀水系盆地!⌒纬上蛐臓钏;山脊常形成河流的分水嶺;山谷常有河流發育;等高線穿越河谷時向上彎曲,即河流流向與等高線凸出方向相反。
②水文特征
等高線密集的河谷,河流流速大,陡崖處有時形成瀑布;河流的流量還與流域面積和所處迎風坡、背風坡有關;河流流出山口常形成沖積扇。
⑵判斷氣候特征
分析氣候特點應結合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地勢高低(水熱狀況變化)、坡向(降水和氣溫)等因素。
⑶地形狀況與區位選擇
①確定港口碼頭的位置
海港碼頭應選擇海水較深且避風的海灣;避開含沙量大的河流,以免造成航道淤積。
②農業生產布局
根據等線地形圖反映出來的地貌類型、地勢起伏、坡度陡緩,結合氣候和水源條件,因地制宜地提出農林牧副漁業布局方案。
6.圖像題考查的要求
⑴一般性讀圖:識別圖例、注記、點和線在坐標圖中的位置,明確圖像表達的意義,獲取直接的信息,按題意要求直接答題。
⑵分析解釋圖像:圖像所給的信息不能直接用來回答問題,需要整理,進行思維加工,才能準確答題。要答好這類題,平時應養成善于運用地圖學習的好習慣,對于最基本的圖,如中國政區、地形、世界主要國家輪廓、海岸輪廓等,要求熟練掌握,要能增、能減、能變。
⑶填圖畫圖。
7.讀圖的方法、技巧――圖圖轉換
⑴平面轉換立(剖)面型
在地理考試中利用平面圖來描述立體景物是常用的一種手段。為了便于解答問題,需要把題目中提供的平面圖轉換成為立(剖)面圖,使原來隱藏的信息得以顯現,從而起到降低難度的作用。如:在等高距為50米的地形圖中,5條等高線重疊于某一斷崖處,該斷崖處的相對高度可能為:( bd。 a.180米 b.220 c.320米 d.280米
該題可以將它轉換為剖面圖,這樣能直觀的看出高差。(圖略)
⑵分散轉換整體型
在比較分析分散在不同地圖上的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地理事物的特征或相互關系時,有時通過把它們組合在同一張圖上,使它們之間的地理相關性明顯的展示出來,以方便思考和解題。
如兩幅經緯網上幾點的方位比較,可采用這種轉換方法。
⑶變式圖轉換模式圖型
有些地理圖示來自于模式圖,或取之局部,或作一定變化,或結合實際另作新圖,這就需要返“奇”為“正”,把所給圖轉換成原本的模式圖,使答題線索清晰可循。如不規則的洋流模式圖可以把它轉換成為熟悉的洋流圖。
上圖中e、f兩洋流的流向分別是: e夏季自東向西,冬季自西向東。f全年自東向西。
⑷繁雜轉換簡明型
這在分析一些邏輯結構圖時經常使用,如提供復雜的食物網圖、經變形的地殼物質循環圖或人為原因與環境問題之間諸因素的相關圖等,就需運用拓撲學原理理順各因素之間的關系并作出新的相關圖,使原來紛亂的因果鏈變得清楚明白。
⑸對象轉換型
在回答地理問題時,利用地理學科綜合性的特點,把原來的某一地理現象示意圖轉換為另一地理現象示意圖,使問題顯得明朗淺顯,這是圖圖轉換中難度較大的一種形式。
⑹視角轉換型
由于平面圖的局限性,使某些地理信息不能盡顯于圖上,這時就需要轉換視角,展現原有的關鍵信息,使難點迎刃而解。這種轉換圖方法很多,關鍵是要在頭腦中建立直地理事物的立體空間分布圖,能按題意進行上下、前后、左右、正側、內外等方式的轉換,并能繪出便于分析和思考的最佳圖式。如半球圖與側球的轉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