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屆高三英語Under the sea
本單元用梯次遞進的方式讓學生運用已有的自然知識、親身體驗、所掌握的語言知識和技能,在閱讀、聽新聞和專家評述、討論、寫故事、編劇本、排練演出等多項語言功能運用的過程中,深入學習、了解海洋動植物和大自然,并學習用英語表達對它們的感受、關切和熱愛,從而在學習和運用語言的同時,強化對海洋生物和大自然的保護意識。本單元實現了語言學習和傳播先進思想的完美統一。
1.1 warming up設計了兩個活動。第一個活動用兩個提問直接導入本單元的中心話題,也是學生最感興趣的話題——海底動物和植物,要求學生以互相交流的方式更多地了解海底世界。緊接著是小組活動,要求學生將已知的海洋動植物列表歸納,并談論自己最喜愛的海洋動物或植物。這一部分的設計為下一步的課文學習以及后邊的聽、說、讀、寫在內容方面打下了伏筆。
1.2 pre-reading是reading文圖并茂的內容簡介。“虎鯨幫助捕鯨人在每年須鯨遷徙時捕捉須鯨”的奇聞軼事會立刻激起學生的閱讀興趣。
1.3 reading是一篇題為“old tom the killer whale”的故事,其中包括兩篇關于虎鯨的奇聞軼事。第一篇講虎鯨如何幫助捕鯨人捕捉須鯨,過程奇妙有趣。第二篇講虎鯨如何從鯊魚群中救出捕鯨人,情節驚險感人。學生通過對課文的閱讀理解,會由衷地感激這些可愛的海洋動物對人類忠實的幫助和巨大的貢獻,同時習得閱讀故事的技能。
1.4 comprehending設計了根據課文內容描述old tom和捕鯨人的關系, 旨在引導學生在閱讀理解的基礎上進行再創造。第二題根據課文回答問題,其目的是評價學生對文章的理解程度。第三項是小組討論,中心論題——你是否同意禁止捕鯨——直擊本單元思想內容主題——環境和動物保護。整個活動設計梯次分明,思想教育意義和語言學習意義兩條線共同逐步深入,以達到閱讀理解的最佳效果。
1.5 learning about language分為詞匯和語法兩項。詞匯部分幫助學生學習用適當的形式和意義使用詞匯和短語,旨在培養學生運用英語詞匯和短語的能力。語法項目是復習動詞-ing形式的被動語態。要求學生用正確的-ing形式完成單句填空和補全句子來操練這一語法項目。-ing形式的被動語態在語法學習中是個難點,教師可以在此基礎上做些拓展性和鞏固性的練習設計。
1.6 using language是一個綜合性學習項目,包括“閱讀與討論”、“討論與寫作”、 “說話與寫作”。“閱讀與討論” 的主體是一篇與海底動植物相處的感受的日記,其后設計了四個活動環節:速讀選擇信息;細節列表;詞匯學習;語法學習(形容詞連用)。“討論與寫作”共有兩項任務:一是讓學生以小組活動的形式討論所給出的日記中的描述性詞語的意思和描述方式;二是讓學生用上其中三、四個短語寫一小段描寫一個地點的一種動物或植物的短文。這種分類描寫的方式非常有利于對學生的寫作訓練和指導。“讀、聽、說”共設計了五項活動:第一項是在“聽”之前閱讀一則觀鯨旅游的廣告并就此討論有關問題;第二項是聽一段對話選擇答案;第三項在重聽一遍的同時,記下與廣告不符的情況;第四、五項的聽力重點在詞匯上,練習的內容是完成所聽的句子和填上所缺的詞。所有“讀、聽、說”的活動層次清晰,內容連貫,實際上都在為完成下一步“寫”的任務積累素材和提供示范。“說話與寫作”的中心任務是本單元寫作練習的主題:對某事或某人以禮貌的方式責備和抱怨。該部分提供了表示“責備和抱怨”的習慣用語和三種情境,要求學生運用所給的詞語先進行對話練習,然后再把對話內容寫下來。這種寫作練習設計能使學生體會到語言的鮮活、生動和實用,有利于發揮他們的寫作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