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中語文一輪復習精品教案:古代人物傳記
10.(•遼寧卷)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
趙良淳,字景程,丞相乳愚曾孫也。少學于其鄉先生饒魯,知立身大節。及仕,所至以干治稱,而未嘗干人薦舉。初以蔭為泰寧主簿,三遷至淮西運轄,浮沉冗官二十余年。考舉及格,改知分寧縣。分寧,江西劇邑,俗尚嘩訐,良淳治之,不用刑戮,不任吏胥,取民之敦孝,身親尊禮之,至甚桀驁者,乃繩以法,俗為少革。咸淳末,除知安吉州。良淳至,日與僚吏論所以守御之備,悉舉行之,時歲饑,民相聚為盜,所在蜂起。或請以兵擊之,良淳曰:“民豈樂為盜哉?時艱歲早,故相率剽掠茍活耳。”命僚屬以義諭之,眾皆投兵散歸,其不歸者眾縛以獻。有掠人貨財詣其主謝過而還之者。良淳勸富人出粟振之,嘗語人曰:“使太守身可以濟民,亦所不惜也。”其言懇懇,足以動人,人皆倒囤以應之,已而范文虎遣使持書招降,良淳焚書斬其使。大兵至,軍其東西門。先是,朝廷遣將吳國定援宜興,宜興已危,不敢往,乃如安吉見良淳,愿留以為輔。良淳見國定慷慨大言,意其可用也,請于朝,留戍安吉。已而國定開南門納外兵,兵入城呼約:“眾散,元帥不殺汝。”于是眾號泣散去,良淳命車歸府,兵士止之曰:“事至此,侍郎當為自全計。”良淳叱去之。命家人出避,乃閉閤自經。有兵士解救之,復蘇,眾羅拜泣曰:“侍郎何自苦?逃之猶可求生。”良淳叱曰:“我豈逃生者邪?”眾猶環守不去,良淳大呼曰:“爾輩為亂邪?”眾涕泣出,復投繯而死。
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而未嘗干人薦舉 干:請求
b.初以蔭為泰寧主簿 蔭:功績
c.分寧,江西劇邑,俗尚嘩汗 尚:盛行
d.取民之敦孝者,身親尊禮之 身:自己
5.以下各組句子中,全都表明趙良淳關心百姓疾苦的一組是(3分)
①民豈樂為盜哉 ②時艱歲旱,故相率剽掠茍活而
③良淳勸富人出栗振之 ④使太守身可以濟民,亦所不惜也
⑤其言懇懇,足以動人 ⑥人皆倒囷以應之
a.①②④ b. ①⑤⑥
c.②③⑥ d. ③④⑤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趙良淳具有良好的素養和才干。他身為丞相趙汝愚的曾孫,自小師從同鄉饒魯,養成立身處事的操守,出仕后,他在所到之處都以干練而有治理才能著稱。
b.趙良淳主管分寧縣時多方改變當地不良習俗。他一方面禮尊敦厚孝順的人,力求為百姓樹立榜樣;一方面對極為桀驁不馴者繩之以法,習俗因此稍有變化。
c.趙良淳主管安吉州時善于解決聚眾哄搶事件,當時正值糧荒,搶劫之事頻繁發生,他不同意以武力鎮壓,命令僚屬曉以大義,以致有人交還了搶掠去的財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