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中語文一輪復習精品教案:記敘散文
(1)簡析本文人物形象的表現(xiàn)藝術
角度:①多方面、多角度刻畫劉半農(nóng)形象
①抓住人物性格特點
①綜合運用比喻和襯托等修辭手法表現(xiàn)人物
(2)簡析本文的主要修辭手法
角度:①比喻②襯托③多種修辭手法的套用。
(3)簡析本文的結構特征。
角度:①本文以時間為線索,以作者的思想感情為中心,安排材料,敘事寫人。
②結構上前后勾連,環(huán)環(huán)相扣。
③前后呼應。
5.(•北京高考)閱讀下面的作品,完成18—21題。
濕濕的想念
七十年前,爺爺①沿著一條沅水,走出大山,走進那所無法畢業(yè)的人生學校,讀那本未必都能看懂的大書。后來,因為肚子的困窘和頭腦的困惑,他也寫了許多本小書和大書,里面有許多很美的文字和用文字作的很美的畫卷,這些文字與畫托舉的永遠是一個沅水邊形成的理想。
七十年后,我第一次跑到湘西山地,尋到沅水的上游,尋找爺爺一生都離不開的故水故土。
正值冬季,湘西竟還處處蔥蘢青翠,與北方都市的昏灰底色成鮮明對比。山還是那座山,灣依舊是那道灣,但橋已不是那座橋,房也不是那幢房,人是新人物,事是新故事了。鳳凰城里風味獨特的吊腳樓,也被速生的鳳頭磚瓦樓漸漸替代,這片土地已悄悄變了模樣。
看不到了,爺爺,你的印象或者只是你的夢想。你筆下的那種種傳說、風情和神奇故事,我怎么想象它們曾經(jīng)在這山地水域中發(fā)生過,流動過,輝煌過,閃耀過?而眼前的這支清流,亦負載,亦推托,一點也不動聲色。
而我回到這里,并不是要尋找你七十年前的起點,有多少風景將永遠不能回來,我只想讀一讀你的天地,這里有著無須刻意維護而能留存下去的東西。
在水邊長大、水邊懂事,爺爺?shù)牡谝凰鶎W校就是這條沅水。他在自傳中說:“我感情流動而不凝固,一派清波給予我的影響實在不小。我幼小時較美麗的生活,大部分都同水不能分離。我的學校可以說是在水邊的。我認識美,學會思索,水對我有極大的關系。”
水給爺爺三樣東西:
水給了他想象力和自己的思索方式。爺爺認識字,是從私塾小學校開始,而他認識課本上無從寫出的豐富人生,卻是在校園外,在老街店鋪、橋頭渡口、水上人家……沒有誰來教他,他用眼睛、耳朵和機敏的鼻子接受水邊的光色、聲音和氣味給予一顆小小心靈的感覺,把各種事物的內(nèi)容和意義在游戲中融會,豐富了自己的想象,最終凝聚為他對生活對世界的獨特思索。
水給了他堅忍柔韌的性格。爺爺曾說過:“水的德性為兼容并包,從不排斥以不同方式浸入生命的任何離奇不經(jīng)事物,卻也從不受它的玷污影響。”水的性格似乎特別脆弱,且極容易就范;其實柔弱中有強韌,如集中一點,即使涓涓細流,也能滴水穿石,無堅不摧。水的性情品格,恰好是爺爺一生處世方式的寫照。他是那么溫和,又是那么倔,倔得從從容容。
水激發(fā)他對人世懷抱虔誠的愛與希望。正如爺爺說過的那樣:“水教給我黏合卑微人生的平凡哀樂,并作橫海揚帆的美夢。”“美夢”中蘊含著他的人生熱望。他執(zhí)著地用自然的美、人性的美、古代文明的美編織樸實單純的理想。雖然他不奢望以此取代社會理想,但是他熱切地希望能為百病纏身的民族喚回一些健康的記憶、美好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