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中語文一輪復習精品教案:記敘散文
而我必須自覺離開了,我要做的不是對兩只鳥進行觀察和猜測,而是能否進行自身的反省,包括我對待美妙自然和可愛生靈的態度和行為。舊巢和新巢都建在樹的高處,那幾乎是樹的梢頂了。它們未必不知道這要擔當多么大的風險,但它們更知道這世上真正的風險,來自人類。因此它們把巢盡可能地建在高處,建在梢頂,那是對人類明白無誤的拒絕、痛斥和對峙。[來源:高考資源網]
那個懸在高空的巢穴,高高懸在我們的頭頂之上的巢穴,不知是鳥類的天性不安,還是人類的巨大痛苦。
(有刪改)
14.“那天,讓我覺得仿佛整個春天里,我都在向它們仰著臉。”這句話再文中的含義是什么?(4分)
15.文章是圍繞“我觀察兩只鳥”展開的,請梳理作者的思路。(6分)
16.根據文意,請簡析兩只鳥把巢筑在第五棵樹梢頂的原因。(6分)
17.文章最后寫道:“那個懸在高空的巢穴,高高懸在我們的頭頂之上的巢穴,不知是鳥類的天性不安,還是人類的巨大痛苦。”請結合全文,分析這句話所體現的作者的觀點。(6分)
14、參考答案:①作者對兩只鳥長期的喜愛與關注;②對它們獨立自強的精神一直充滿崇敬。
標準答案:表面寫仰望鳥不住舊巢,不辭辛勞另筑新巢;實則表達了對鳥這一行為的敬仰。敬仰之情盡管是在那天才突然萌生,但這一深重的感情好像貫穿了整個春天。
15、參考答案:
①首先觀察描述兩只鳥不用父母舊巢而建新巢的過程,為后文的議論抒情做鋪墊;
②接著與人類比較從而揭示和贊美鳥兒獨立自強的精神,揭示文章的主旨;
③最后從鳥巢建在梢頂沉痛反思自己和人類傷害鳥類的丑行,深化文章的中心。
標準答案:文章以我觀察兩只鳥為線索,先寫兩只鳥尋找和放棄舊巢與我的觀察和猜測,再寫兩只鳥在舊巢不遠不近處筑新巢與我的觀察和思考;最后寫兩只鳥把巢建在樹梢引發的我對人類自身的反省。
花亦眠點評:標準答案只是概括了文章三部分的主要內容,作為思路,重在提示各部分的關系及其對文章主題的作用。
16、參考答案:
①風華正茂奮發有為,熱愛生活富于幻想
②不依賴不懶惰,不坐享父母的舊巢
③虔誠守著父母的遺址和祖宗的牌位
④和父輩的舊文化保持一定的距離
⑤有獨立的思想,要創造自己的生活
⑥拒絕、痛斥和對峙人類的傷害
標準答案:既可守望父母的遺址(祖宗的牌位),又與“文化傳統”保持適當的距離。體現出年青一代對屬于自己的獨立、信心、銳氣和生活的追求。可以遠離來自人類的威脅。
花亦眠點評:作為6分題,可以概括為3點,也可細化為6點。此標準答案概括為3點,顯得有些粗略。
17、參考答案:
作者通過對鳥在梢頂建巢的觀察思考,沉痛地反思了人類自身的劣性和對鳥類的傷害。提倡我們應該保護自然,尊重鳥類,學習這兩只鳥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精神,承前啟后,勤奮創造屬于自己的新生活。
標準答案:(1)用存疑的方式表達作者明確的觀點:不是鳥類的天性不安,而是人類的巨大痛苦。
(2)巨大痛苦源于人類不善待鳥類而招致鳥類的拒絕、痛斥和對峙,作者因此既飽受良心的責備,又擔心遭受自然的報復。
(3)主張人類應與自然和諧相處,啟示人類應親近自然,善待生靈。
花亦眠點評:此題是對文章結尾句子的分析,以把握作者的觀點,其實就是理解全文的主旨。標準答案第(1)點純屬多余,鳥類可能既有不安的天性,也可能來自于人類長期的傷害,站在人類的自省角度來說,后者自然是作者表達的重心。(2)(3)兩點的主要意思有所重復,完全可以概括起來;此外,反思并改正自己的過錯與劣性,學習鳥類的精神(結合文章第二大部分)以提高人類的品性,是本文兩個極重要的方面,不僅僅在于親近自然、善待生命。可見此答案對作者的寫作意圖沒有全面的把握。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