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中語文一輪復(fù)習(xí)精品教案:記敘散文
6、依次填入下面橫線處的句子,與上下文銜接最恰當(dāng)?shù)囊唤M是( )
我獨自坐在書齋中,忘記了塵世間一切不愉快的事情,怡然自得。以世界之廣,宇宙之大,此時卻仿佛只有我和我的書友存在。 , , , 。
①陽光照在玉蘭花的肥大綠葉子上
②連平常我喜歡聽的鳥鳴聲“光棍好過”,也聽而不問了
③窗外粼粼碧水,絲絲垂柳
④這都是我平常最喜愛的東西,現(xiàn)在也都視而不見了
a.③①④②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② d.③④①②
7、下面這段話,依次使用的修辭方法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
慘象,已使我目不忍視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聞。我還有什么可說呢?我懂得衰
亡民族之所以默無聲息的緣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發(fā),就在沉默中滅亡。
a. 對比、反問、反復(fù)、對偶
b. 對比、設(shè)問、反復(fù)、對偶
c.對偶、 反問、反復(fù)、對比
d.對偶、 設(shè)問、反復(fù)、對比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題。
雁南飛
胡 同
①春天來了,小燕子乘著南風(fēng)伴著細雨再一次回到了北方的那個屋檐下。看著它們忙忙碌碌地銜泥壘巢,我忽然想到,已經(jīng)很久沒有見過秋天里的大雁了,那些披著灰色的羽毛,舞著矯健翅膀的身影在不知不覺中漸漸隱退,最后一次聽到大雁的鳴叫是在什么時候?三年前?五年前?還是十年前?每一個季節(jié)都有每一個季節(jié)的天空,但并不是每一個季節(jié)里都有屬于自己的聲音,只有秋天,只有雁過長空時的聲聲嘹亮而最悲涼的鳴叫,才能把一個季節(jié)渲染得如此有聲有色。
②天空中永遠都有吱吱喳喳的麻雀飛過,但我們無法像留住麻雀一樣留住大雁。雁是過客,古稱“賓鴻”,“一雁聲嘶何處歸”,“雁飛高兮遠難尋”,大雁似乎總是南飛,似乎從來就沒有回來過。木蘭從軍,蘇軾牧羊,昭君出塞,文姬離家,清照南徙,從南到北,也要從北到南,追逐著太陽行走,只為著找尋生命不可缺少的快意與溫暖,可到頭來還是留下永遠的漂泊,永遠的哀傷。“為天有眼兮何不見我獨漂流?為神有靈兮何事處我天南海北頭?”這一唱三嘆,是寫給秋天的,寫給大雁的,也是寫自己的,大雁是一種能承載人類激蕩的心靈的鳥。它早已具備了做人類朋友的資格。可當(dāng)我們再一次想起朋友的時候,朋友卻已經(jīng)淡出我們的視野。
③沒有了大雁的生活,就顯得有些無味。孩子們依舊捧著課本,讀著詩一樣的句子:“秋天來了,樹葉黃了,一群大雁往南飛。一會變成‘人’字,一會兒變成‘一’字。”他們抬起頭問,老師,大雁到哪里去了?老師抬頭,看看城市一角的天空,慢慢說,大雁已經(jīng)成了一個故事,寫在《詩經(jīng)》里,“雍雍鳴雁,旭日始旦”;寫在《禮記》里,“季秋之月,鴻雁來賓”;寫在唐詩中,“朔雁傳書絕,湘篁染淚多”;寫在宋詞里,“斷鴻聲里,立盡斜陽”;寫在崔鶯鶯長亭送別的元曲里,“碧云天,黃花地,西風(fēng)緊,北雁南飛”;寫在宋江南征方臘的明清小說中,“我想賓鴻避暑寒,離了天山,銜蘆渡關(guān),趁江南地暖,求食稻粱,初春方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