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專題復習:記敘寫法指要
今夜,月兒依舊,蒲團依舊,香爐依舊,小鳥在季節的樹梢上不厭其煩地吟唱昨天的傳說,而慣于寧靜淡泊、慣于恪守沉默的你以一種超凡脫塵的氣度,合上素手,用檀香的寧靜撫慰著那顆被命運揉搓的心,讓這顆心卸下歷史的沉重,化作如水的夜波,跳出滾滾紅塵,皈依凈土!喜耶?悲耶?花之魂——楊玉環那百媚生春的回眸定格泱泱詩國的永恒,詮釋絕代佳人的涵蘊。那盛筵醉酒的嬌態,成為千古不朽的傳奇,演繹今日舞臺的經典。那花前月下“一曲霓裳聽不盡”,于是得到長生殿前的誓言。月愧了。在一片漆黑的天地間,只有你那明艷動人的臉龐才能讓一朝天子沉迷。花羞了。在百花齊放的花園里,只有你那國色天香的姿態才能使三千佳麗遜色。原以為風中的闊笑足以抵擋三千年的積淀,原以為攬盡風情的寧靜早該緣結紅塵,原以為望斷天涯的相思本可廝守一生,心約無聲,亦無怨無悔。安祿山進獻“摧情花”包藏禍心,卻讓牡丹花屈擔罪名……鳳凰于飛,顯盡風流,怎料到魂斷馬嵬坡!情耶?恨耶?生命如同樹葉來去匆匆。春的萌芽就是為了秋的飄落,殊途卻同歸。不論境遇如何,她們都戰栗地堅守著追逐了一生的夙愿,執著地有一份別樣的美麗。她們用歷史的眼光來看我們,我也用歷史的眼光去看她們……本篇結構實為中間四個層次的并列式,有空間并列,無時間先后,容易構思行文。本文作者不拘于文人墨客對其已有的評價,融入思考,獨出心裁,將其喻為“水之靈”“琴之韻”“月之波”“花之魂”,更可謂抓住了四大美女的“魂”之所在。本文語言優美,思考深入,眼光獨特,不失為一篇佳作。第三種:引人深思式(也可稱“領悟式”)圖示:“入——事(三兩段)——理(一段)——合”領悟就是對所敘寫的人、事、景、物有深刻的感受,進而從中悟出深刻的道理。 注意:這里面理不可寫多,不能與事平分秋色,否則讓人難分是記敘文還是議論文了,易被人認為是“四不像”的文章! 有個學生在作文中寫道:考歷史時,有道題考某一事件的年代,他忘了,又想起曾在課桌上寫了這一事件的年代,于是慢慢移動試卷,在移動試卷的過程中、他展開了激烈的思想斗爭,快下考時,他大著膽子移開試卷,一看,沒有,才恍然大悟,原來坐的是別人的課桌!失望之際,心情一下子倒覺輕松起來。結尾他寫道:“鈴響了,雖然那一個空沒有填,但我覺得沒填比填了更好。” 無疑,作者對這件事的感受是深刻的,但我們是否可以從中悟出更具普遍性的道理呢?比如,我們可以加上這樣一句:“——得到某種東西的同時,不能失去比這更珍貴的東西。”如果不加這一句,只能使人感到,學生應該遵守考場紀律,做人要光明正大等等。加了這一句,就會使人領悟到:除了要注意自身的品德修養之外,在對待他人、社會、自然等方面,不也同樣要懂得珍惜你擁有的最珍貴的東西嗎? 由此可見,感悟,可以使筆下具體的人、事、景、物煥發出哲理的光彩,從而撥動讀者的心弦,并給人以思想的啟迪。 也可以用下面5或6段來安排: 首段,以議論或引用名言開頭 二段,敘述事件發生、發展 三段,詳寫核心部分 四段,…… 第五,闡述事理,抒發感想。 尾段,照應開頭或引申 【例文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