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專題復習:記敘寫法指要
1、立意新穎深刻立意就是確定文章的中心或主題,要做到深刻(相對而言),就要仔細審題,推敲材料,善于由少見多、以小見大,善于聯系實際探究本質,見他人之所未見。【例文借鑒】往上走,往下走一扇厚厚的鐵門“不合時宜”地成了這個單元的守門神。可惜的是沒人對它有好感。我從此得多拿一把鑰匙,提著滿籃子菜的家庭主婦只得停下步子,放下菜籃子,然后開門;老婆婆面對這扇門好像面對一座山;夜歸人得摸黑掏鑰匙……好似所有的矛盾都由這扇忠實盡職的鐵門引起,它委屈地承受著種種埋怨。不過,一件小事總算使它的名聲好了一點。一位老婆婆因提的東西太多而無法開門,剛好下樓的小伙子從里面開門后幫著老婆婆提了重物。此后,老婆婆逢人便說:“多虧了那伙子,也因為那門呀!”原來真正的不方便還另有原因。假如兩人一起走到樓梯口,誰先去開門?假如兩人一前一后下樓,走在前的是不是開門后等著后面的呢?假如哪一次誰忘了關門,是怪張三還是李四?存在不便,存在抱怨,其實是因為人們缺乏交往,缺少因交往而產生的好感,感激,信任,體貼……從那以后,人們可能有所思,有所悟,有所改變。一天早晨,我正急急地走下樓,從樓層的縫隙間瞥見一位阿姨也在往下走。我不由放慢了腳步,心想還是慢點走吧,免得碰到。等我埋頭走到一樓時,見幾步之遙的她正一手撐著鐵門一面微笑著說:“快來,別遲到了!蔽倚闹胁唤科鹨魂嚫袆,連謝都忘了說。樓道中來往的人們也漸漸形成了習慣,兩人一起走到樓梯口,都會主動掏鑰匙;走在前面的一定會給走在后面的留門,然后一起有說有笑地走過樓道;如果誰忘了關門,后面的人不再高聲責問:哪一個只生了前手沒生后手!于是,鋼筋水泥的叢林里有了溫情。于是,門與門框的碰撞聲成了音樂。我喜歡上了這扇鐵門,甚至有些羨慕它。因為,它見證了樓道中人情的溫暖正在一點一點地銷蝕門上的銹跡,并使它熠熠生輝。文章所寫是一般人不會寫到的樓道里的一扇鐵門,圍繞這扇既給人帶來安全,又給人帶來麻煩的鐵門,寫出了樓道里的人們由冷漠對立到溫情交住的變化。正因“化大為小”和“以小見大”,使文章內容的新穎;文中對比,文末的議論抒情,又增添了文章主題的深刻。不得不信:司空見慣的“瑣小”中,也能提煉出新穎深刻的立意來。記敘文才容易出彩。2、選材精真新小選材要講四個追求:一要精,二要真,三要新,四要小。所謂精,就是要選擇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材料,即選擇能夠反映事物本質,表現人物精神的材料。所謂真,就是選擇真實準確的材料,即選擇自己有切實經歷或感受的材料。只有真,才能寫出真情、真知,才能寫得具體生動,才能令人信服。所謂新,就是選擇新穎的材料———生活中的新鮮事,或者老素材的新發現;而且還要力求選擇生動的材料,材料本身新鮮生動,文章也就容易寫得活潑新穎。應杜絕模式化、規律化的選材傾向,寫老師總牽扯到“蠟燭”,寫愛心總離不開“希望工程”或讓座,寫成功總想到愛迪生、愛因斯坦、張海迪……諸如此類,使人讀之生厭。假如你是一位閱卷教師連續不斷地看到“歌頌蠟燭”或“讓座”的文章,會怎么判分?新穎的材料是記敘文獲得高分的基本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