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語文一輪復習學案:詞義運用
b.一個讓人看不懂的店名,能招徠顧客嗎?其實,只能讓人貽笑大方。
c.初學寫作的人往往閉目一想覺得頭頭是道,拿起筆來,卻又阻滯枯澀,心里有東西寫不出來,這大半是由于“詞匯”不夠。
d.迅速反映現實生活,高奏時代主旋律,為人民群眾提供最好的精神食糧,這是文藝工作者責無旁貸的職責。
【解析】a項,“年富力強”與“百歲老人”矛盾;b項,“大方”指見識廣博的人。“貽笑大方”表示被內行的人笑話(一般用以表示謙虛),前面不能再加“讓人”; d項,“責無旁貸”與“職責”語義重復。
【答案】c
2、下列各句中,加點成語使用正確的一項是( )
a.(•臨沂模擬)電話給人們帶來了莫大的方便,但打電話有時并不是最好的聯系方法,有些事情非得耳提面命,一邊說一邊比畫才能真正講清楚。
b.(•四川自貢診斷)我與同事們一直保持適中距離,不偏不倚,不太疏遠,又不靠得太近,這樣更有利于工作。
c.(•臨沂模擬) “書山有路勤為徑”,在知識爆炸的今天,我們更要努力攀登書山,而不能高山仰止。
d.(•遵義模擬)參加本屆西湖博覽會的各省代表游覽了新西湖后贊嘆道:“西湖山水果然名不虛傳,秀色可餐,真是人間天堂啊。”
【解析】d項,“秀色可餐”指女子姿態娟秀可愛,也可以形容山川景色明麗新鮮。用來形容西湖山水較為妥當。a項,“耳提面命”意思是不僅要當面告訴他,而且還要揪著耳朵叮囑,后來形容殷切教導。句子只片面地認為是“當著面”的意思,使用不當;b項,“不偏不倚”并非指交往距離,而是指處理問題的公正態度,不合語境;c項,“高山仰止”比喻對崇高品德的仰慕。句中的用法是望文生義,錯誤地理解為遇到高山而仰望畏懼,止步不前。
【答案】d
3、(•南京調研)下列各句中,加點的熟語使用恰當的一句是( )
a.一些人對中國的民族音樂有偏見,以為民樂只是下里巴人茶余飯后彈彈唱唱的東西,遠不如西洋古典音樂有品位。
b.國慶節的夜晚,空中各色禮花綻放,爭奇斗艷;廣場上歡歌笑語,歌舞升平,真是一片歡樂的海洋。
c.天氣忽冷忽熱,因感冒到醫院就診的人已經人滿為患了。
d.在常人看來,一些細節問題不足掛齒,但細節決定成敗,一個細節的疏忽往往會造成不堪設想的后果。
【解析】a項,“下里巴人”原指戰國時代楚國民間流行的一種歌曲,比喻通俗的文學藝術;b項,“歌舞升平”多指粉飾太平,貶義;c項,“人滿為患”指人太多帶來了麻煩,不能修飾“人”,也不能單純表示“人多”。
【答案】d
4、下列各項中的加點熟語使用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 (•河北唐山一中調研)兒時看戲,我一聽到臺上的鑼鼓響,尤其聽到前面大人們的叫好聲,就會急得跳腳,矮人看戲,只有干著急的份兒。
b. (•河北唐山一中調研)下周輪到我們班升旗,我把發言稿送交政教科審查,等我拿回我的發言稿時發現上面布滿了密密麻麻的修改筆跡,稿件已經被改得體無完膚了,沒有幾句話是我自己的了。
c.(•石家莊一模)做生意要講誠信,像那種“人憑一張嘴,貨賣一張皮”,靠投機取巧、蒙騙顧客來賺錢的做法是極其愚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