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屆高三語文作文常用八大思維方法
第五,可以使議論文的立意推陳出新。一些概念,人們習慣于從某種意義上理解它,也習慣于由此形成特定的判斷。比如“得隴望蜀”這個成語,人們往往把它理解為“貪心不足”,因此對這個概念所反映的事物,往往形成否定性的評價。但是如果我們將“得隴望蜀”用來指稱古今中外許許多多不斷探索,追求的革命家、思想家、科學家,在事業上永不滿足,不斷進取的精神,那么“得隴望蜀”則又成為值得肯定的了。
第六,明確概念的外延,將概念具體化,和具體事物聯系起來,可以以形象激活思路,激發感情。一篇習作《挑刺小議》,其論點是“我們要贊美‘挑刺’的精神”。文中首先明確“挑刺”的含義,便是敢于向別人提出批評意見。接著便聯系實際,將“挑刺”這個概念具體化,指出工廠里的檢驗員檢驗產品,我們對社會上存在的各種不良風氣進行抵制、批評,都屬于“挑刺”,齊威王聽從鄒忌的意見,便是請人家挑刺,果戈理寫好一部作品,總要請他的朋友、詩人茹科夫勘探基給他“挑刺”。這樣,使讀者對“挑刺”這個概念形成具體的印象,由此生發出種種議論,在具體事實的描述中表達出自己的感情。
第七,以概念分析為主,還可以形成一種文體,就是所謂“闡釋性議論文”,下面將專門介紹。
在概念分析中要注意四點。第一,對概念的分析力求準確、嚴密。“概念是思維的細胞”。概念分析得準確、嚴密,文章的立論才能準確、嚴密,否則就會“失之毫厘,謬以千里”。第二,對概念的分析,求力豐富而又具有針對性。對概念的分析越是豐富,對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認識也越是豐富,這樣便為論點的提煉、論證提供了思考的余地。但是與此同時必須注意分析的目的性、針對性。只有明確了分析的目的,才能確定哪些地方要多加分析,哪些地方只須一筆帶過甚至只字不提。一般說來,在初步構思階段,可以盡可能多方面地思考,在明確論證中心以后,概念的分析就要考慮如何為論證中心服務了。
[思考和練習]
1.對“勤”這個概念進行分析。分析時請注意:①明確目的。假設你的分析是針對一些學生上不夠勤奮這一現實的。②充分揭示其內涵或外延。比如“勤”的外延包括勤于學習、勤于思考、勤于實踐等方面。③注意運用抽象化、具體化的方法。
2.“我行我素”、“異想天開”本來都帶有貶義,請運用概念分析的方法,賦予這些概念以新意,對“我行我素”、“異想天開”作出肯定評價。
(2)高考作文常用思維方法之“特性分析”
現象是事物的外部聯系和表面特征,一般可以為人的感官所感知。比如茅盾先生的《阿q相》中開頭部分便將阿q精神的表現作了如下描繪:“事實上失敗或屈服的時候,便有‘精神上的勝利’聊以自慰,于是‘反敗為勝’,睡覺也覺酣甜了。阿q的名言,所謂‘被兒子打’,所謂‘我的祖宗比你強’,就是他‘精神勝利’的哲學。趙太爺或趙秀才的大棍子打將來時,照例是不敢抵抗;假洋人的小手杖打將來時,也是無抵抗;但在阿q視為平輩或低一輩的王胡小d之類像朋友似的走近阿q的時候,阿q便要拿身份,甚至想建立他的權威了,雖然結果常常只有‘精神的勝利’,可是阿q的‘壯志’永遠不會消沉。這便是所謂‘阿q’相……”事物的現象是其本質的反映和表現,通過現象的分析,可以幫助我們認識事物的本質。在議論文寫作中,我們可以通過對現象的分析,給讀者以形象的感性的認識,使讀者易于把握事物的本質。我們還可以通過對現象的描繪,表達出自己的感情傾向,從而感染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