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屆高三語文作文常用八大思維方法
對比在議論寫作中有以下作用:一是用于引出論點。比如《夸夸其談和實事求是》一文,開頭便將二者的表現作了對比,鮮明地反映出作者的褒貶感情,為提出論點作了鋪墊。二是用于提出論點(或作出結論)。比如《反對自由主義》一文中,開篇點題,將“提倡積極的思想斗爭”和“反對自由主義”同時提出來,正反對比,使論點的表達鮮明而有力。三是用于論證論點,構成對比論證,增強論證力量。
下面我們介紹狹義的比較,即同中求異和異中求同。比較是形成并證實新的認識的重要方法。達爾文在《物種起源》出版以后,和赫胥黎、海格爾等人,為了將生物進化論貫徹到底,將人類和高等哺乳動物(主要是猩猩、黑猩猩)這兩類在當時看來是風馬牛不相及的事物進行比較,發現二者之間的在解剖學、胚胎學特征和情感表現方面均有很多相似之處(異中求同),從而認識到人類是從哺乳動物進化而來的,有力地證明了進化論的觀點。在記敘文寫作中,通過觀察、比較才能發現人物的個性特征,(這里的比較,往往現象、表面特征和本質、內在特征同樣重要)。在說明文寫作中,要能夠說明事物的特征,也必須首先通過觀察、比較、發現事物的特征。如果通過比較,發現事物之間的相似點、相同點,則可以幫助我們用熟悉的、具體的、淺顯的事物來說明不太熟悉的、抽象的、深奧的事物。比如《景泰藍的制作》中,在說明“掐絲”這道工序時,作者將掐絲和刺繡作比較,既寫了掐絲和刺繡的相同處,讓人體會到掐絲是精細活兒,也寫了掐絲和刺繡的不同之處,讓人對掐絲這活兒的特點有具體的了解。
在論說文寫作中,從整理材料到構思立意,從闡釋論證論點到具體表達,都需要運用比較的方法。
1、同中求異這兩種比較方法,它的作用在于揭示相近事物之間的不同之處,尤其是相同的現象之中所包含的本質的不同。比如《謙虛和自卑》一文,將這兩個概念所反映的事物作了比較,指出二者的不同點,“謙虛就是虛心,不自高自大,不自以為是。”“而自卑是認為自己低下無能,自己看輕自己,缺乏上進的勇氣!薄爸t虛是一種美德,只有謙虛的人,才能夠經常發現自己的不足,才能使知識不斷增長,成為對社會有貢獻的人。”“自卑卻是一種缺點。自卑的人往往自己瞧不起自己,時常自暴自棄。有了一點缺點或者遇到一點困難,就畏縮不前,唉聲嘆氣,怨天尤人……自卑,使人類喪失前進的信心,使青年人未老先衰,把才華埋沒在唉嘆聲中!痹谶@篇文章中,同時求異構成了文章的主體,這種文章,人們稱之為“區分型議論文”,像《虛心和虛偽》、《魯莽和勇敢》、《贊揚和捧場》、《骨氣和傲氣》等題目,均可寫成這類文章。
2、同中求異這種比較方法,也常常構成文章的一個重要段落。比如《自強者勝》一文,文章在引出論點之后,列舉毛遂、張海迪等人的例子,論證了“自強者勝”的道理,接下去一段,則將自強與自傲作一番比較,指出“自強跟自傲是風馬牛不相及的兩回事”。作者所以作這一番比較,目的是針對這樣一種現象:將自強者與“逞能”、“好出風頭”、“自傲”等混為一談,并且橫加指責?梢姟巴星螽悺钡谋容^方法可以幫助我們找出錯誤認識的錯誤所在(錯誤的判斷,很多來自對概念或事物特征的錯誤認識),從而有針對性地加以批駁,以破助立,有力地論證論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