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屆高三語文作文常用八大思維方法
2.因果分析有助于我們認識事物的本質,意義。比如《說謙虛》這個題目,經過原因分析,可以知道一個人的謙虛,從根本上說,反映了他具有遠大的志向和正確的思想方法。有了高遠的志向,才不會為暫時取得的成績沾沾自喜;有了正確的思想方法,方才能既看到自己的長處,又看到自己的短處,而不至于驕傲自滿。經過結果分析,可以知道謙虛有助于人認識自己的不足之處,從而加以改進,有助于搞好團結,有助于學習,工作、事業的進步,這樣我們對謙虛這種美德的本質,意義就會有較多的了解。
3.原因分析、結果分析可以幫助我們對某些事物作出正確的評價,因而是寫作“評論”的支撐。比如,《閑話“閑話”》,重點分析了“閑話”可能形成的危害,指出“閑話”可以殺人。在當前舉國上下正大張旗鼓搞改革之際,閑話為害更烈,凡閑話盛行之處,當一天先進壞了一生名聲者有之,至今候而不補者有之;奮馬揚鞭中箭而滾鞍落馬者有之……閑話輕則可以損害一個人的名譽,挫傷人的工作學習積極性,或破壞家庭和睦,重則可以置人于死地,或攪得人心惶惶,破壞安定團結,使四化大業受到損害。所以閑話危害甚烈,不可低估。
4.原因分析有助于我們形成正確的決策。正如醫生治病,摸清了病因,然后才可以對癥下藥。一篇作文《有關我縣養豬,豬價等情況呈梁書記》中指出當時農村一個令人憂慮的情況,養豬量急劇下降,豬肉價格暴漲。作者分析了以上情況產生的原因,一是農民掙錢的門路廣了,誰也不愿再干既臟又累獲利極微的養豬之事,二是縣鄉兩級黨委和政府,只注重發展工商業,對養豬戶沒有必要的獎勵政策。三是糧食價格搞活,以致失去控制,農民感到用糧食養豬遠不如直接賣糧有利。四是目前農村養狗成風,狗爭吃了豬的飼料。針對以上原因,作者提出以下建議:第一,各級黨委和政府要重視畜牧業發展;第二,制定必要的獎勵政策;第三,管理好糧食市場,穩定糧食價格;第四,工商行政部門要加強市場管理;第五,限制養狗,取締狗市。在原因分析的基礎上作出決策,使文章顯示出嚴密的邏輯性。
5.因果分析在議論文寫作中可以構成因果論證。比如《談“能說會道”》,中心論點是提供“能說會道”(實際上是強調語言表達能力的重要),論證部分主要便是列舉了能說會道的若干好處,用的是“以果證因”。
[思考和練習]
1.閱讀作文《“亡羊補牢”》,指出文中哪些地方運用了原因分析,哪些地方運用了結果分析,哪些地方運用了結果分析,因果分析在文中分別有什么作用。
2.任課老師中,哪一位在同學的心目中最有威信?這威信是怎樣形成的?會產生怎樣的結果?請作具體分析。分析中請注意因果關系的復雜性(見《訓練講話》中的六點說明)。
3.《“厭學”原因初探》、《集郵(或其他課余愛好)的利弊》、《原因新探》。
(5)高考作文常用思維方法之“比較分析”
對比就是將兩種不相同的事物或一個事物的兩個不同的方面進行比較對照。對比在其他文體的寫作中被廣泛地運用著,并取得良好的效果。例如臧克家的詩篇《有的人》,運用對比手法,贊揚了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魯迅先生的革命精神,鞭撻了反動統治階級的虛偽和驕橫。魯迅先生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描寫了百草園的無限樂趣和三味書屋的枯燥無味,對比之中突出了封建教育對少年兒童聰明才智的扼殺。以上是章法修辭中的對比。在語言表達中,對比的修辭手法,也有廣泛運用。比如“滿招損,謙受益”,“兼聽則明,偏信則暗”等即是。對比的修辭方法,實質正是運用了對比的思維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