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屆高三語文作文常用八大思維方法
觀點一:人的稟賦有一定的遺傳性。
觀點二:美國是有錢人的天堂、窮人的地獄。
觀點三:美國社會的所謂“自由”、“民主”、“平等”是虛偽的。
觀點四:要重視環境影響、家庭教育。
(7)高考作文常用思維方法之“想象和聯想”
聯想是由當前感知的事物回憶或聯系到與之相關的另一事物,聯想有多種方式,如類似聯想、接近聯想,對比聯想,自由聯想等。由銀杏想到民族的性格,由白楊想到不屈的抗日軍民,由松樹想到共產黨人的品格,由街上的燈火想到天上的星星,這些都是類似聯想,類似聯想形成的基礎是兩種事物在性質和形態上有某種相似或相近。由紅花想到綠葉,由土地想到莊稼,由春天想到夏天,由江河想到海洋,由荷塘想到采蓮,這些都是接近聯想。接近聯想的基礎是兩種事物在時間和空間上的接近。由火剛強想到軟弱,由假丑惡想到真善美,由“朱門酒肉臭”,想到“路有凍死骨”,這叫對比聯想。對比聯想的基礎是兩種事物在性質、特點上的相反,相異。由冰雪想到寒冷,由驕陽似火想到大汗淋漓,由收獲想到耕耘,由經濟繁榮想到改革開放,這叫因果聯想。因果聯想的基礎是事物之間的因果關系。從宇宙飛船在太空航行想到建立空中城市,想到在其他星球上安家落戶等等,不受任何限制,這是自由聯想,自由聯想是創造性思維的基礎。聯系和想象關系密切,他們都屬于形象思維。聯想是想象的基礎,是想象的開端和初級階段;想象是聯想基礎上的更高層次的形象思維活動。
議論文寫作雖然主要依靠想象思維,但同樣離不開想象和聯想。想象和聯想在議論文寫作中的作用,至少有五點。第一激活思路,幫助我們克服文思枯竭的毛病。有時面對提供的某一事實材料無法充分展開議論,通過聯想,聯系其他相似、相關、相反的事實材料,議論便可生發出來。比如巴人的雜文《況鐘的筆》,從況鐘的筆談起,聯想起蒙恬造筆和各種各樣用筆的人,這是相關聯想;又聯想到戲中的“主觀主義者”過于執的筆和官僚主義者周岑的筆,這是對比聯想;聯想到現實生活中作風與過于執、周岑相似的人,這是類似聯想。最后提出文章的主旨:“經常用筆而又經常信筆一揮的人,是不能不想想,況鐘的用筆之法的。”第二,可以使議論形象化。形象化議論一般說來可以通過以下五種途徑。1.運用比喻、象征的筆法。夏衍的《野草》是1940年8月在桂林為進步文藝刊物《野草》寫的一篇發刊詞,文中用種子、小草的形象象征進步的事業和人民的力量,用石塊、瓦礫影射壓在中國人民頭上的侵略者和一切反動勢力,形象而又含蓄地表達了主題思想。2.運用舉例法。宋振庭的《馬尾巴•蜘蛛•眼淚及其他》,主題是揭露“四人幫”及其爪牙的可笑、可鄙和可憎,文中列舉了“馬尾巴的功能”和“蜘蛛教授”這兩個典型事例,反映“四人幫”及其爪牙對知識分子的迫害和侮辱。3.講故事。講故事也是舉例的一種,但它更形象,因此可獨立出來。鄧拓的《放下即實地》,中心論點是要了解、把握情況。文章從明代劉元聊《應諧錄》中的笑話說起,將笑話和實際生活中的現象聯系起來,文章寫得生動、有趣。4.形象對照法。魯迅的不少雜文,都是替當時的一些幫閑文人畫像的,如《二丑藝術》、《喪家的資本家的乏走狗》等,用的都是這種寫法。可以看來,形象化的議論,離不開想象和聯想的運用。第三,增強作品的知識性、趣味性、可讀性。議論文尤其是議論文中的雜文,在論說事理的同時,往往談天說地、縱論古今,給人以知識,讓讀者讀來感到興味無窮。第四,激活感情、使文章生氣貫注。朱光潛講過:“我很相信說理文章要寫好,也還要動一點感情,要用一點形象思維。”確實,如果議論文純粹是概念、判斷、推理,很可能是干巴巴的,讀來令人乏味。而情感活動和想象,聯想活動肯定是相互為用的,正如陸機《文賦》所說:“情臆朧而彌鮮,物昭晰而互進。”寫作之初,可以借助于想象、聯想激活感情,寫作過程中,可以借助于形象的描繪來寄托感情(當然,議論文中的感情表達還可借助于聲韻節奏)。這樣便可以使文章生氣貫注,或慷慨淋漓,或委婉含蓄,或熱情奔放,或幽默含譏。第五,語言表達的生動形象。許多修辭手法,比如比喻、擬人、象征等,都和想象、聯想有關,這里就不多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