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屆高考語文散文類閱讀第二輪導練復習教案
而今之述者,非追論昔賢,妄為優劣之辨,即過稱好事,多設游揚之辭,皆我所不取也。”讀此言,今之好為古人文集序者可以止矣。
[選自(清)顧炎武《日知錄》卷十九]
【注】 ①后序:寫在書后面的序文,類似于后記。
5.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必推其鄉先生之齒尊而有文者序之
齒尊: 年長受尊崇
b.請者必當其人 當:充當
c.有累三四序而不止者矣 累:堆砌,累積
d.刻本之存者或漫漶不可讀 漫漶:模糊不清
【解析】 b 本題考查正確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當”意為“權衡……是否合適”。
6.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組是(3分)( )
【解析】 a 本題考查正確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的能力。a.文言發語詞,用在句首,與“夫”相似;尚且。b.介詞,在。c.用于句中,表示停頓。d.表轉折,意為“卻”。
7.下列各句全都體現作者觀點的一組是(3分)( )
①主考試官序其首,副主考序其后
②兩序,非體也
③無所發明,但紀成書之歲月可也
④自是綴文之士多有托于人以傳者
⑤讀此言,今之好為古人文集序者可以止矣
a.①②④ b. ①③⑤
c.②③⑤ d. ③④⑤
【解析】 c 本題考查篩選歸納文中信息的能力。①是作者敘述一個事實,④是自此以后出現的現象。
8.下列對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作者認為書前有序文,書后也可以有序文。
b.作者提出了對作序的看法,并運用引證法使自己的觀點更具說服力。
c.給古人文集作序時,介紹一下刊刻情況是可以的,但不應妄加褒貶。
d.杜牧認為給別人作序的人能夠成為后世的宗師。
【解析】 d 本題考查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題中“給別人作序的人能夠成為后世的宗師”有誤,原文說“自古序其文者,皆后世宗師其人而為之”,是說“自古寫序文的,都是像后世宗師這樣的人才做的”。
9.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8分)
(1)其人亦必自審其無可讓而后為之。(3分)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今吾與足下并生今世。(2分)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皆汲汲于名,而惟恐人之不吾知也。(3分)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那個人也一定要考慮(或審視)自己沒有可以推讓的人然后再作序。
(2)現在我和您共同生活在當今時代。
(3)都急切地追求名聲,而唯恐人們不知道我。
【解析】 (1)“自審”是賓語前置,要翻譯成“考慮(或審視)自己”;“讓”意為“推讓”。
(2)“足下”是敬稱,譯為“您”;“并”譯為“共同、一起”。
(3)“汲”的本義是從井里打水,取水。而“汲汲”則專門形容急切的樣子,表示急于得到的意思。“不吾知”是一賓語前置句,要調整為“不知吾”, 譯為“不知道我”。
【參考譯文】
《會試錄》《鄉試錄》都是主考官在書前作序,副主考官在書后作序,這是他們的職責。只要是書也都是這樣。比如國家剛建立時,府州縣志寫成后,一定是推舉這個地方有學識的人中年長受尊崇并且有文采的來寫序,如果沒有的話就由這個府州縣的官員來寫。所請的人必須是適合的人,那個人也一定要考慮(或審視)自己沒有可以推讓的人然后再作序。寫序的官員,他的文采必須很好,他對于這本書也必須有貢獻,這樣才不會被這個地方的人責備。這個地方的有學識的人,如果他的文采很好,對于書也有貢獻,那么官員是不敢作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