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文言文翻譯及斷句復習指南
三.五步驟——審、切、連、驗、謄為確保文言文句翻譯的準確性,在具體答題過程中,要按照如下五個步驟進行:⒈審。分析譯句前后內容,把握譯句大概意思;看清譯句的長短,停頓,標點,語氣;審清譯句的語法現象。可先抄出來,圈注。⒉切。將譯句以詞為單位逐一切分開來,然后逐字翻譯。⒊連。按現代漢語的語法習慣將逐一解釋出來的詞義連綴。⒋驗。將譯好的句子代入語境,看語義、語氣、對象等是否吻合,并作必要的修改。⒌謄。按照翻譯的要求,將草稿紙上的譯句謄寫在答卷上。在謄寫的過程中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潔,字跡清楚,筆畫清晰;“三不”就是不寫潦草字,不寫繁體字或不規范的簡化字,不寫錯別字。 請看XX年高考語文試卷16題,翻譯劃線句子。 ……太宗納其言,因召百僚謂曰:“裴矩遂能廷折,不肯面從。①每事如此,天下何憂不治!” 臣光曰:“古人言:君明臣直。裴矩佞于隋而忠于唐,非其性之有變也。君惡聞其過,則忠化為佞;君樂聞直言,則佞化為忠②……” 首先“審”。分析①句的語境,太宗將殺“受饋絹一匹”的官僚時,裴矩當廷提出自己的看法“所謂陷人以罪,恐非導德齊禮之義”,太宗也接受了裴矩的觀點,教育“百僚”時講了一段話,由此推斷,“廷”、“面”是名詞做狀語,“遂”是竟然,“折”是反駁。分析②句,“惡”與“樂”是反義,“忠”與“佞”是反義,再結合全段可翻譯。 其次“切”、“連”。 ①裴矩 | 遂 | 能 | 廷 | 折 | ,不 | 肯 | 面 | 從 | 。 ↓ ↓ ↓ ↓ ↓ ↓ ↓ ↓ ↓ 裴矩 竟然 能夠 當廷 反駁 , 不 愿意 當面 服從。 ②君 | 惡 | 聞 | 其 | 過 |,則 | 忠 | 化 | 為 | 佞 |; ↓ ↓ ↓ ↓ ↓ ↓ ↓ ↓ ↓ ↓ 國君 厭惡 聽 自己的 過錯 , 那么 忠誠 變化 成為 奸佞; 君 | 樂 | 聞 | 直 | 言 |,則 | 佞 | 化 | 為 | 忠 | ↓ ↓ ↓ ↓ ↓ ↓ ↓ ↓ ↓ ↓ 國君 喜愛 聽 正直 言論 , 那么 奸佞 變化 成為 忠誠最后“驗”、“謄”。將①②句譯文代入語境檢驗,合格后謄抄在答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