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屆高考語文復習6年高考4年模擬分類匯編文學作品類四年聯考題匯編
c.文中“我又暗暗為這座輝煌建筑的廢墟歷經漫長的風雨而得以保存至今而慶幸”一句,暗合文眼,暗示了后文中廢墟巨大的歷史意義。
d.文章第三段介紹了古羅馬斗獸場,作者目的是借斗獸場的廢墟控訴萬惡的奴隸制度,批判奴隸制度的野蠻和血腥,從而達到借古諷今的目的。
e.文章以其深刻的哲理思辯增加了文章的深度,又用對現實問題的思考和批判增加了文章的力度。
答案 ce
解析 a項“又有現實的震撼力”錯;b項“情緒才逐漸愉悅起來”錯;d項不合文章主旨。
十三、(河北省邯鄲市XX屆高三第二次模擬考試)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題。
安身云浮
何立偉
一個人坐在房間里,打開云浮的畫冊翻看,一頁頁皆是美麗。我置身的云浮的賓館,窗外剛剛落過陣雨,一眼望去,近處的青山綠樹,遠處的碧天白云,那才是與你真正的親。樹木蔥蘢而生機勃然,像一個天然的大氧吧,釋放出雨后負離子豐盈的青蔥植物的馥香。四下里的空氣,是一種使人滌盡塵世之思的安謐。
來云浮之前我并不知曉云浮。被邀請參加云浮筆會時,我想云浮在哪里呢?上網一查,原來云浮還是我極景仰的禪宗六祖惠能大師的故鄉。上世紀80年代中期,我接觸了禪宗文化,被禪宗的公案所呈現出的那種罕見的大智大慧所折服。也同時知曉了惠能那四句史上最有名的偈子以及六祖在中國宗教史和文化史的無上地位,還有禪宗對唐以來的中國文人的生命智慧同生活質量的悠遠影響。原來源頭在此地,我竟然不知!同行的作家大抵也對云浮的印象一片空白,可見云浮是養在深山人未識。它是不求聞達而隱于山野嗎?
我們去看國恩寺,它在新興八景之一的龍山勝地。周遭山勢逶邐,云霧如帶,鳥聲啼囀。國恩寺原名報恩寺,因惠能在此悟道,得傳法物,故于唐弘道元年建寺報恩。后唐中宗“敕賜國恩寺”,乃改其名。國恩寺至今仍保持唐代建筑遺風,規模宏大,古拙莊嚴。六祖寶殿即為古寺后殿,左側有報恩塔及六祖手植佛荔,右側是六祖父母墳塋,殿后則有卓錫泉、浴身池及碑林等勝跡。立于庭除送目一望,四面群峰環伺,林木蔥蘢,青山瀝瀝,碧水湯湯,叫人忘了時間。惠能手植的佛荔樹,愈千年而依舊茂然其盛,在惠能的紀念日里,樹上竟結出六顆紅紅的佛荔,仿佛是六祖托荔樹顯靈,令我等嘆為觀止。站在樹下,亦仿佛前朝即今朝,今朝亦前朝,一時不知今夕乃何夕。這是不是一種暗示,六祖惠能,仍活在今天,護佑著故土的悠悠山水,郁郁人叢?
國恩寺里還有佛祖釋伽牟尼的舍利子七顆。如此寶物在此地出土,豈不也是奇跡?那群山環抱下的云浮,水流如吟,青峰似畫,又還是一片廣大的靜美,無市聲囂鬧,無凡塵驚擾,確是風光無限。禪宗文化誕生于斯,想必有它的道理,亦想必這土地人文自有它的慧根隱隱藏住。
這地方勝跡還有很多,龍潭湖、佛荔園、藏佛坑、六祖故居……一一皆是美麗,又皆是歷史文化的遺存,自然之景,人文之景,養眼養心。
我們分組下到各縣鄉,我在新興組。所住賓館,正在國恩寺下,旁邊有廣東省獨一無二的“硫氫化物溫泉”。夜來泡著溫泉,山影樹影是密,人影燈影是疏,唯覺得人世里有如此一方凈土,好讓我的骨頭酥軟,靈魂溫暖。
我這一時就想,任何朝代,任何為政者,也包括任何草民,治國也好,生活也好,終極的目的唯有四個字:安居樂業。這安居之“安”,既是身安,亦是心安。云浮這個地方,照我看來,真可以安身,亦真可以安心。現代生活嘈嘈雜雜,人的欲望不斷被刺激也變得紛紛擾擾,于是人類從內心深處渴望天人合一的自然家園,亦需要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園。云浮豈不正是這樣的一個所在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