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中語文一輪精品復習學案:文言文閱讀
3.下列句子中,沒有活用現象的一項是( )
a.剛健篤實,輝光日新
b.徒巧其詞以為華,張其言以為大
c.棄身此邑,不敢自齒于人
d.是以盡所懷為報,以塞其慚
4.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歐陽修在信中闡述和發展了韓愈 “文以載道”的思想,認為作文的好壞關鍵在品德和學問修養。
b.信中作者強調作家及其文章因為“為道”相同,其文章風格自應相同。
c.信中還批評了當時某些不講究深入鉆研,文辭的纖巧,說話夸張來冒充偉大的不良風氣。
d.歐陽修把文學看得與道同樣重要,把文學的藝術形式看得與思想內容同樣重要,體現了他文道并重的思想。
5.把文中畫線的句子譯成現代漢語。(6分)
①此其充于中者不足,而莫自知其所守也。(3分)
②人所共棄而足下過禮之,以賢明方正見待。(3分)
答案:1.c(a過:訪問;b稱:相稱,配得上;d報:答,回報)
2.d(a其:反指代詞,我自己/代詞,他們;b于:介詞,在/介詞,表被動;c而:連詞,表轉折,但是/連詞,表修飾;d以:介詞,用)
3.d(a日,名詞作狀語;b巧,形容詞的使動用法;c齒:名詞作動詞,等同;d塞,普通動詞,彌補)
4.b(歐陽修強調作家及其文章應該有不同的風格)
5.(1)這便是由于品德、學問不足,不知道應該堅守什么東西而造成的。
(2)人們都拋棄我,而足下對我則過分尊重,把我看作賢明正直、有才能的人。
2.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題。
自元初,一新府庶政,至是五年矣。人心已定,惟元豐舊黨分布中外,多起邪說以搖撼在位。呂大防、劉摯患之,欲稍引用,以平鳳怨,謂之“調停”。宣仁后疑不決,轍面斥其非,復上疏曰:
臣近面論,君子小人不可并處,圣意似不以在言為非者。然天威咫尺,言詞迫邃,有所不盡,臣而不言,誰當救其失者!親君子,遠小人,則立等國安;疏君子,任小人,則主憂國殆。此理之必然。未聞以小人在外,憂其不悅而引之于內,以自遺患也。故臣謂小人雖不可任以腹心,至于牧守四方,奔走庶務,無所偏廢可也。若遂引之于內,是猶患盜娥之欲得財,而導之于寢室;知虎豹之欲食肉,而開之以垌①牧,無是理也。且君子小人,勢同冰炭,同處必爭。一爭之后,小人必勝,君子必敗。何者?小人貪利忍恥,擊之則難去;君子潔身重義,沮之別引退。古語曰:“一薰②一蕕③,十年尚有臭。”蓋謂此矣。
先帝聰明圣智,疾頹靡之俗,欲以綱紀四方,比隆三代。而臣下不能將順,造作諸法,上逆天意,下失民心。二圣因氏所愿,取而靈之,上下欣慰。刑前者用事之臣,今朝廷雖不加斥邊,其勢亦不能復留矣.尚賴二圣慈仁,者之于外,蓋己厚矣。而議者惑于說,乃欲招而納之,與之共事,謂之“調停”。非輩若返毯,豈肯但已哉?必將害正人,漸復舊事,以快私忿。人臣被禍,蓋不足言,臣所惜者,祖宗朝廷也,惟使下斷自圣心,匆為流言所悉,勿俠小人一進,后有噬臍④之悔,則天下幸甚。
疏入,宣仁后命宰執讀于簾前,曰:“轍疑吾君臣兼用邪正,其言極中理。”諸臣從而和之,“調停”之說,逐已。 (選自《宋史•蘇轍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