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中語文一輪精品復習學案:文言文閱讀
c.第二段寫福州的民居、廟觀等反映了居民安樂,間接地表現出程師孟的治郡政績。
d.第三段描寫程師孟建在城中道山之上的“道山之亭”的勝景,以表現“其志壯哉!”
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譯成現代漢語。(9分)
(1)負戴者雖其土人,猶側足然后能進。(4分)
譯文:
(2)漢嘗處其眾江淮之間而虛其地,蓋以其陿多阻,豈虛也哉? (5分)
譯文:
答案:1.(3分)c (.虛假、不真買)
2.(3分)d(“在城中道山之上”誤,據原文“可比于道家所謂蓬萊、方丈、瀛洲之山”可知“道山”是道家之山)
3.(1)背著、頂著東西的人即使是本地人,也還要側著腳然后才能夠前進。(4分)(“負戴”、“土人”、“猶”譯對各1分,句意通順得1分)
(2)漢代曾經把這里的人民遷徙到江淮之間,而使這地力空著,大概因為這地方險狹多阻,難道這是虛言嗎? (5分)(“處”、“虛”、“蓋”、“豈”譯對各1分,句意通順得1分)
[參考譯文]:
閩,原來隸屬于周朝,到秦時,開辟了這方土地,列入中原,這才合并為閩中郡。從越國的太末縣,和吳地的豫章郡,是(自中原通向)它的通道。這通道到了閩地,陸路就被阻塞在兩山當中,而山相連沒有間斷,接連過了幾個驛站才能見到一塊平地,小的作為縣,大的作為州,然而州、縣(城)的四面望去也都是山。它的道路有的迎著山坡像攀援著粗繩登上,有的垂直掛在山崖上像一絲頭發,有的小路蜿蜒在深不可測的溪流上,(路旁)都有石刃從峭壁上刺出,要看準了腳下的地方然后才可以舉步。背著、頂著東西的人即使是本地人,也還要側著腳然后才能夠前進。不是那個地方的人很少不被絆倒的。走水路,水都是從高處奔流而下,巖石交錯出于水中,如樹木豎立,如兵馬遍布野外,上下千里,見不到頭尾。水流穿行在它的空隙間,有的曲折盤繞流淌,有的逆行側射,它的形狀像蚯蚓盤結,像蟲形雕刻,旋渦像輪子,水流激射如箭。船逆行而上或順流而下時,要善于利用水勢,稍微有分毫差錯,即刻船破溺水。即使是本地人,如不是一生下來就練習水上功夫,也不敢擔任起行船的職責。閩地水陸兩路的艱險就是這樣。漢代曾經把這里的人民遷徙到江淮之間,而使這地方空著,大概因為這地方險狹多阻,難道這是虛言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