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鑒賞指導學案1-8復習教案
5.強化書面表達
我們千萬不要忽視書面表達在詩歌鑒賞中的重要作用。
經過一定的鑒賞訓練之后,學生對于一首詩歌,往往會有自己的獨到見解和感悟。但是,一旦形諸語言,學生的思維卻往往大打折扣,寫出的鑒賞文字就可能缺乏邏輯性、條理性,甚至有悖自己的思想。當語言表達成為思想的瓶頸時,哪怕你有再高明的見解,也只能用“茶壺里煮餃子”來掩飾自己的窘迫而已。因此,在進行詩歌鑒賞訓練時,應注意加強學生詩歌鑒賞的書面表達訓練。雖然這種訓練可能會招來“程式化”、“套路化”的譏諷,但是,從閱卷效果來看,閱卷教師往往喜歡那些卷面清爽、表述嚴密、條理清晰、邏輯合理的答卷。既然如此,書面表達的訓練要求就是卷面清爽、表述嚴密、條例清晰、邏輯合理。
卷面清爽的要求不必細說。雖然鑒賞的文字較作文少很多,但是考生也一定要遵循“意在筆先”的原則,先構思后再落筆,避免涂涂抹抹。卷面清爽,閱卷教師自然心情愉快,考生在無形中得到了一個較好的印象分。
表述嚴密,指的是在行文中注意表述的嚴密性,無論是前后的照應,還是起、承、轉、合等環節都能有所注意,不能顧此失彼,更不能前后抵牾。
條理清晰,是結構方面的要求。一般來說,采用一、二、三、四或者首先、其次等標志明顯的樣式,往往會得到條理清晰的評價。
邏輯合理,指的是即便你的見解是“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的高論,也應當能夠自圓其說。
練習一
一、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回答1~3小題:
題破山寺后禪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萬籟此俱寂,但余鐘磬聲。
1.這首詩著眼于表現禪寺后院 的環境,主要運用了 的手法。
2.末聯表面上是進一步寫禪院的幽靜,實際上抒發了詩人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3.詩的頷聯后來簡化為成語“曲徑通幽”,常被用于題景,如杭州西湖的三潭印月、黃龍洞等,你認為這成語隱含了什么哲理?
二、閱讀宋朝楊萬里《小池》一詩后回答4~7小題: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4.這首詩寫了 、樹陰、 、 四種景物,并用 、愛、 、 四個動詞,把四種景物刻劃得生動形象,充分贊美了 的美麗景色。
5.一二兩句運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
6.“尖尖角”三個字用得很新鮮,形象傳神地繪出了 的形態,增添了這幅圖畫的生機。
7.“小荷”兩句是膾炙人口的名句,現多用來指什么?
三、閱讀這首元曲后回答8~10小題:
越調·天凈沙元·無名氏
平沙細草斑斑,曲溪流水潺潺,塞上清秋早寒。一聲新雁,黃云紅葉青山。
8.這首曲子以 的手法,色彩鮮明地描繪了 、黃沙、 、 ,構成了一幅 特有的景色。
9.全曲沒有一個詞是 詞,但卻 。
10.寫“新雁”,作者不用“一行”而用“一聲”,有何用意?
四、讀晏殊《浣溪沙》后回答11~13小題: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11.詞人精心選擇了西墜的夕陽,飄落的花瓣、 以及 ,構成一組優美的畫面,把 和 很自然地結合在一起,表達了 的情懷,這是運用了 的表現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