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鑒賞指導學案1-8復習教案
12.從風格上看,這是一首 詞。
13.“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是千古傳誦的名句,這一句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試分析這兩句好在哪里?
練習二
一、宿建德江(孟浩然)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1.說說“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這句詩歌表達出了什么樣的景色。
2.說說全詩所表達出來意思。(50字左右)
二、芙蓉樓送辛漸(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1.一二句是怎樣寫出了送朋友辛漸時的離情別緒的?
2.這首詩歌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三、瀑布聯句(香禪師、李忱)
千巖萬壑不辭勞,遠看方知出處高。(香禪師)
溪澗豈能留得住,終歸大海作波濤。(李忱)
1.詩以言志,說說禪師和李忱(唐宣宗)的詩句各表達了什么志向?有什么共同之處?
2.請談談這首詩歌的藝術特色。
四、贈柳(李商隱)
章臺從掩映,郢路更參差。見說風流極,來當婀娜時。
橋回行欲斷,堤遠意相隨。忍放花如雪,青樓撲酒旗。
1.怎樣理解“忍放花如雪,青樓撲酒旗”所表達的形象?
2.這首詩歌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意旨?
五、新晴野望(王維)
新晴原野曠,極目無氛垢。郭門臨渡頭,村樹連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農月無閑人,傾家事南畝。
1.這首詩歌的語言與陶然明《歸園田居》的語言都有的特色。
2.全詩重點在寫景,寫人只有后兩句。你能想象得出“農人”的勞動情景嗎?
六、桂枝香·金陵懷古(王安石)
登臨送目,正故國晚秋,天氣初肅。千里澄江似練,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殘陽里,背西風、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鷺起,畫圖難足。念往昔,繁華競逐。嘆門外樓頭,悲恨相續。千古憑高對此,漫嗟榮辱。六朝舊事隨流水,但寒煙衰草凝綠。至今商女,時時猶唱,《后庭》遺曲。
注1.“星河鷺起,畫圖難足”長江白鷺飛起,再美的畫也畫不出。
2.“門外樓頭”,用典:隋軍已兵臨城下,陳后主陳叔寶和寵妃張麗華仍在結綺樓尋歡作樂,演唱《玉樹后庭花》。
1.請聯系全詞主旨闡述最后一句“至今商女,時時猶唱,《后庭》遺曲”的深刻含義。
2.綜合分析《桂枝香·金陵懷古》《念奴嬌·赤壁懷古》《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三首懷古詞作,請簡要概括懷古題材詞的一般特點。(不超過100字)
七、與諸子登硯山(孟浩然)
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江山留勝跡,我輩復登臨。
水落魚梁淺,天寒夢澤深。羊公碑尚在,讀罷淚沾襟。
[注]羊公碑:后人為紀念西晉名將羊沽而建。
(1)這首詩的體裁是什么?請就這種體裁形式的特點做簡明解說。
(2)從這首詩的四聯中任擇一聯,聯系全詩,就其思想內容和藝術特色談一下你的看法。
八、菩薩蠻(晏幾道)
哀箏一弄《湘江曲》,聲聲寫盡湘波綠。纖指十三弦,細將幽恨傳。當筵秋水慢,玉柱斜飛燕。彈到斷腸時,春山眉黛低。
(1)這首詞描寫的是一種什么景象?主要內容寫的是什么?
(2)詞里集中對什么做了描寫?精妙之處在哪里?就你有體會的一點談談自己的見解。
九、如夢令(嚴蕊)
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白白與紅紅,別是東風情味。曾記,曾記,人在武陵微醉。
(1)這首宋詞用了一個著名的典故,它出自誰的什么作品?由此可知這首宋詞抒寫的是什么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