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屆高考政治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偉大貢獻解讀復習教案
(4)馬克思正是在其勞動價值論的基礎上,科學揭示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內在聯系及其發展趨勢。
5.剩余價值的含義、資本家獲得剩余價值的主要方法(理解)
(1)剩余價值的含義:剩余價值是由雇用工人創造的被資本家無償占有的超過勞動力自身價值以上的那部分價值。
(2)資本家獲得剩余價值的主要方法:絕對剩余價值生產和相對剩余價值生產
①絕對剩余價值生產:在工人必要勞動時間不變的情況下,通過延長工作日的長度來獲得更多的剩余價值的方法。
②相對剩余價值生產:在工作日長度不變的情況下,由于科技進步等因素使社會勞動生產率提高、必要勞動時間縮短而獲得更多的剩余價值的方法。
注:雇傭工人的勞動時間分為兩部分:必要勞動時間和剩余勞動時間。雇傭工人在必要勞動時間內創造的價值等于勞動力自身的價值,即資本家付給工人的工資。資本主義工資實際上是勞動力價值的貨幣表現。工人在剩余勞動時間內創造的價值是剩余價值。資本家組織生產的目的就是為了獲得剩余價值。
6.剩余價值理論的意義(理解)
(1)馬克思的剩余價值理論揭示了資本家組織生產的目的是獲得剩余價值,資本主義生產的實質是剩余價值的生產。
(2)剩余價值理論科學地揭示了資本主義經濟條件下資本家和雇傭工人之間的關系,揭示兩大階級之間的對立,對工人認清自己的地位、提高階級覺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7.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實質和根源(了解)
(1)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實質:是指生產過剩的危機,但這種過剩不是生產的絕對過剩,而是相對過剩,既相對于勞動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不足的過剩。
(2)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根源: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即生產的社會化和生產資料資本主義私人占有之間的矛盾。這一矛盾有兩個具體表現:一是個別企業內部生產的有組織性和整個社會生產的無政府狀態之間的矛盾,二是資本主義生產無限擴大的趨勢同勞動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對縮小之間的矛盾。它們的激化導致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