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主觀題解題思路
材料所提供的信息都是感性的,而答案要求是理性的,也就是說感性材料理性化,即把材料所提供的信息用教材中所學的知識加以表明。做這類題關鍵是對材料所給的信息要全面把握。
三、解決措施型
此類題要求我們回答的是應該怎么做(如措施、對策、辦法、建議等),考查的是探討問題的能力(即解決問題的能力)。設問一般來講都是給出了確定的主體,如黨、國家、政府、公民、企業、消費者和個人等。并且指定了要回答的某一方面內容。
【例】農村改革30年來,山東省農村發展取得了輝煌成績。XX年全省農業增加值全國排第一位,主要農產品,糧食、棉花總產量排第二位,蔬菜、水果、水產、肉類排第一位。但在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市場化、國際化深入推進的新形勢下,山東農村改革發展面臨著許多新矛盾、新問題,農業效益仍然偏低,城鄉收入差距呈擴大趨勢;城鄉二元結構依然存在,農業基礎設施依然比較薄弱,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不夠強;農村基層組織運轉困難,加強農村社會建設、文化建設和社會管理的壓力加大等。
運用政治常識的知識說明,山東省政府應如何解決本省農村改革發展中面臨的許多新矛盾、新問題?
答案(1)政府要切實履行好自己的職能。組織好經濟建設,加強經濟調節、社會管理、公共服務,搞好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和農業效益,增加農民收入;組織好文化建設,推動農村文化事業的發展;搞好社會公共服務,加強農村社會建設,推動農村社會事業的發展。
(2)要堅持對人民負責的原則,著力解決關系農民切身利益的新矛盾、新問題,推進農村改革發展。
(3)加強農村民主政治建設,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建設農村社會主義政治文明。
解題思路:要針對問題的實質或該問題存在的原因,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措施等;卮鹪趺礃幼龅臅r候一定要分清行為主體是誰。
1.凡是經濟學中見到如何經營類題時,應想到:(1)市場:面向市場進行產業、產品結構調整,生產適銷對路商品;遵循價值規律,將生產資料與勞動力進行優化合理配置。(2)科技:貫徹科教興國戰略,運用高新技術。(3)管理:加強管理,貫徹人才強國戰略。(4)素質:提高經營者、勞動者的素質。(5)效益:努力降低生產成本,增大產出,
提高經濟效益,走新型工業化道路。(6)品牌:樹
立良好的企業形象與信譽,創立品牌,生產優質無公害商品,沖破國際“綠色壁壘”。(7)競爭力:堅持“引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將企業做大做強,增強國際競爭力,積極參與國際競爭。
2.運用政治學知識回答如何做,一般會從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兩個角度來回答,但具體的又可以從黨、國家機關、公民角度回答:(1)從國家角度回答時:要注意從履行國家職能和堅持國家機構的組織活動原則方面回答。(2)從黨的角度回答時:要注意從黨的領導方式和黨的建設角度回答。(3)從公民的角度回答時:要注意從公民的權利與義務及其關系的處理角度回答。
3.從哲學角度回答怎樣做的問題,一般要側于方法論,原理不用過多表述,但一定要結合實際問題來談,要體現哲學的思想與方法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