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考點專項:哲學的意識是客觀存在的反映復習教案
備考高效學習方案政治考點專項:哲學的意識是客觀存在的反映
●考點突破
1.全面理解意識概念
(1)意識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又一個重要概念,理解意識概念對理解、掌握物質概念,具有重要意義。
(2)理解意識概念應把握的要點:
①從意識起源看,意識是客觀物質世界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它是自然界發展的產物,更是社會的直接產物。
②從意識的生理基礎來看,意識是人腦特有的機能,離開了人腦這一高度發達的物質器官,不能產生意識。但人腦不是意識的源泉,人腦不能自行產生意識。
③從意識的本質來看,意識是客觀存在在人腦中的反映。離開了客觀事物,人腦不能自行產生意識。意識的根源在于客觀存在。
“電腦思維”并不是人腦所進行的思維,只是對人腦思維的模擬。
④從意識與物質的關系看,意識雖由物質決定,依賴于物質,但并不完全消極被動,意識具有能動作用。
⑤要辯證地看待意識:既要承認意識內容的客觀性,又要看到其形式的主觀色彩。
(3)意識具有相對獨立性
意識是物質世界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是客觀存在在人腦中的反映,是人腦特有的機能。這表明意識具有依賴性,依賴于物質的產生和發展。但在物質決定意識的前提下,意識又具有相對獨立性,其具體表現在:
意識發展變化與客觀存在發展變化的不同步性,意識發展的歷史繼承性,意識對物質具有能動的反作用等。
2.物質決定意識的原理及其方法論
(1)原理內容:辯證唯物主義認為,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物質決定意識,意識是物質的反映。
(2)方法論:物質決定意識的原理要求我們在觀察和處理問題時,要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主觀符合客觀。
●誤區警示
1.電腦能夠模擬人腦,電腦也能思維。
解析:這種觀點是錯誤的。“電腦思維”只是對人腦思維功能和思維的信息過程的模擬,它同人類思維有本質的區別。第一,“電腦思維”的物質基礎是機械的、物理的裝置,人腦思維的物質基礎是人腦。第二,“電腦思維”沒有自覺能動性,沒有創造性,只能接受人腦的指令;人腦思維是人自覺進行的,有獨特的創造性。第三,“電腦思維”的過程是機械的、物理的過程,人腦思維的過程主要是生理的、心理的過程。第四,“電腦思維”
沒有社會性,不會去探求模擬的社會意義;人腦智慧具有社會性,注重思維的社會效果。第五,“電腦思維”是一個純粹的邏輯過程,人腦思維除自覺的邏輯過程外,還滲透有情感、意志因素,穿插有靈感、直覺、頓悟等過程。可見,“電腦思維”不是本來意義上的人的思維,思維、意識只是人腦的機能。
2.錯誤的意識和宗教觀念是一回事
解析:二者既有區別又有聯系。錯誤意識是指歪曲反映客觀事物本來面目的意識,即錯誤意識,與其所反映的客觀事物不相符合,不相一致。而宗教觀念是客觀事物在人腦中虛幻的反映,它對“某種原型”的反映是不真實的,不能認為宗教觀念中有什么就意味著客觀世界中有什么。可見,宗教觀念是錯誤的意識,但錯誤的意識不一定是宗教觀念。
●真題再現
例題 (•上海單科,14,2分)“地心說”是古希臘天文學家托勒密通過長期觀測和研究提出來的。在此基礎上,哥白尼通過進一步的觀測和研究,提出了“日心說”,推翻了托勒密的結論。這一著名的科學史實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