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屆高考政治認識社會與價值選擇第二輪復習教案
例3:(•全國新課標卷•39)媽祖被譽為“海上女神”,傳說媽祖姓林名默,宋代時出生在湄洲灣畔(今福建省莆田市境內)。她一生救急扶危,行善濟世。媽祖去世后,人們在湄洲島建廟祭祀。宋元以后,隨著閩南海上貿易和漁業不斷發展,船工漁夫越來越多,媽祖信仰越傳越廣,媽祖從湄洲逐漸走向世界。據統計,目前世界上有媽祖廟5000多座(其中中國臺灣800多座、港澳地區50多座),遍布20多個國家和地區,信奉者2億多人。每逢媽祖出生和升天紀念日,福建、中國臺灣、香港、澳門等地都隆重舉行各種慶祝活動,弘揚媽祖信俗蘊涵的傳統美德,促進文化交流。近年來,到湄洲來祭祀媽祖的臺灣同胞、香港同胞、澳門同胞和海外華裔、華僑越來越多,媽祖文化日益成為凝聚華人、華僑的重要精神紐帶。
XX年,媽祖信俗被評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運用社會意識具有相對獨立性原理,說明媽祖文化為什么千余年綿延不絕、不斷發展。
【解析】本題從媽祖文化切入考查學生運用有關哲學觀點分析問題的能力。命題者在設計該問時,運用社會意識具有相對獨立性原理來分析有關文化現象,可謂獨具匠心、用心良苦,文化模塊與哲學模塊的結合渾然一體,其他任何哲學原理都沒有該原理好。文化模塊主要是講文化的功能、作用,這體現了社會意識的反作用。回答時要注意運用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關系、社會意識具有相對獨立性等知識來分析媽祖文化千余年綿延不絕、不斷發展的原因。
答案:(1)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隨著社會存在的變化而變化發展,但具有相對獨立性。
(2)媽祖文化隨著社會變化而發展,同時又在世代相傳中保留著基本特征,具有相對穩定性。社會意識對社會發展具有重要影響。媽祖文化在社會生活中發揮著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