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政治備考要點教案
(2)兩道大題52分,分為四問,四本必修各一道題。兩兩組合。經濟與政治、哲學與文
化組合的可能性較大。
(3)寧夏卷08卷有探究題,圓明園遺址問題,09卷沒有探究題。今年還是要有準備。
(4)試題只涉及本學科內容,不跨學科綜合。
2、XX年高考命題政治科可能體現的特點
第一、堅持總體相對穩定,但穩中有變的原則,試題具有較強的區分度,體現選拔性。
第二、試題以知識的主干化、網絡化為主體,更加注重政治學科的基礎知識和主干知識的考查,凸顯試題的基礎性。
第三、試題繼續堅持立足于學生的生活經驗,貼近學生生活,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
第四、試題仍然堅持在繼承基礎上的創新,增強探究性,加大開放性力度。
第五、堅持開發地方考試資源,著力體現地方特色,營造親切的地域文化氛圍。
第六、試題堅持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的統一,運用圖表漫畫、圖像和圖表等形式設置新情境,力求圖文并茂,生動活潑。
3、試題構成的要素
不論什么類型的試題,歸納起來,皆由立意、情境、設問和答案與評分參考四個要素構成。
(1)立意
立意反映考查目的:是試題的核心或主題。對立意的具體要求是:
立意要實現考試目的,體現能力考查的主旨;
立意要體現“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課程目標;
立意要準確,每題的考查目標應獨立、完整;
立意要重點突出,考查目標要有層次和相關性
(2)情境
情境是實現立意的材料和介質。其關系著立意表達的程度。在試題中對情境設置的要求是:
服從立意,根據立意的要求剪裁、選擇有關的知識內容。盡量避免無用信息。
根據考生的生活經驗和理解程度設計情境。
情境科學、可信。
情境新穎并有趣味性,有相當的信息量和一定深度。
(3)設問
設問是試題的呈現形式。其關系著立意實現的程度。對設問的具體要求是:
圍繞立意、根據情境選編設問;
設問針對重點內容并涵蓋其他內容;
設問方式新穎、巧妙、靈活;
設問語言準確、簡明、通俗;
考試語言的特點是準確、簡明、通俗。避免出現影響答題的羅嗦而含義不清的設問。
(4)答案與評分參考
答案與評分參考是試題構成的重要部分,沒有答案與評分參考不能稱其為完整的試題。
選擇題答案要惟一,具有排他性;
答案與評分參考的關系要一致。
主觀題答案要符合解答要求,評分參考應明確。只要觀點(或結果)對就可以給分,還是因敘述或解答的正確順序分步給分,或是部分對就部分給分。主觀題評分參考要鼓勵考生有創見地答題;評分細則可操作性強,易于控制評分誤差。
關注學生學習過程;關注學生思維過程;關注學生情感體驗過程,突出答案的生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