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政治備考要點教案
文化生活中主要包括文化的涵義、文化與經濟政治的關系、文化與綜合國力、文化對人的影響、世界文化的多樣性、文化的傳播和傳承及發展、文化創新、我們的中華文化、我們的民族精神、落后文化與腐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等。
生活與哲學中主要包括哲學及其作用、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尊重客觀規律與發揮主觀能動性;實踐的決定作用、在實踐中追求真理;聯系的觀點、發展的觀點、全面的觀點、堅持量變與質變的統一、堅持前進行與曲折性的統一、堅持矛盾普遍性與特殊性的統一、堅持兩點論與重點論的統一、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堅持辯證否定觀、堅持唯物辯證法,反對形而上學;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社會基本矛盾運動、人民群眾是社會實踐的主體和是歷史的創造者、價值觀的導向作用、人生的真正價值在于奉獻、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價值的創造與實現等;
第二,建立知識體系圖,增強整合知識的能力。
必須構建知識體系、編織知識網絡、突出知識主干。把知識融會貫通起來最有效方法莫過于構建知識樹,編織知識網,將知識由點到線,由線到面,由面成體。能夠針對問題充分調動知識儲備,一拉一條線,一抓一大串,整體把握,全方位思考。由于政治考查不求點全,但求點精,不求知識覆蓋,但求靈活運用、融會貫通,不求問題適應知識,但求知識適應問題。所以在教學時既要全面把握,又要突出重點。
第三,以考點帶熱點。
針對主要考點,聯系相關熱點,找準一、二個切入點,引導學生用教材知識去分析,要注意針對具體材料靈活運用教材知識。
如我在復習《經濟生活》中“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即“經濟持續協調發展”這一考點時,聯系XX年經濟發展的主線——轉方式、調結構、提質量、增效益這一熱點。
例題設計:
材料一 XX年3月5日,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關系國民經濟全局緊迫而重大的戰略任務。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是國家發展戰略的核心,是提高綜合國力的關鍵,也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關鍵。要堅持把推進自主創新作為轉變發展方式的中心環節。
(1)運用辯證否定觀分析“創新”的理論依據,并說明創新對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大作用。(14分)
材料二 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著名導演馮小寧說: “面對《阿凡達》,我們無法否認兩個事實:一是中國電影還存在著巨大差距;二是中國電影正面臨著新的壓力。”“《阿凡達》最讓人感到震撼的是高科技、3d技術。在全球化市場競爭中,你不學習先進科技就必然出局。《阿凡達》創造了世界電影史上最高票房紀錄,我們由此看到了高科技產生的巨大經濟效益。這是一種嶄新的市場需求。中國是一個文化資源大國,中國電影已形成了一個初步繁榮的文化產業,《阿凡達》帶來的高新科技壓力,正好又形成了一個難得的加速發展機遇。這個機遇正是中國電影又一次新飛躍的起點。”
(2)結合材料二,運用《文化生活》有關知識,分析應如何振興我國的文化產業?(1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