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貨幣
重點、考點:
1、對商品的理解
2、貨幣的兩個基本職能。
3、紙幣的發行規律。
4、結算中常用的信用工具
5、外匯、匯率的理解。
6、保持人民幣幣值穩定的意義。
材料分析:
1、XX年12月3日至5日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把“繼續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正確把握調控的力度和重點,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和物價基本穩定”放在XX年經濟工作的首位。專家建議,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和物價基本穩定,國家的宏觀調控政策應當既要抑制通貨緊縮,又要防止通貨膨脹。
(1)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的原因和危害是什么?
答:①通貨膨脹是指經濟運行中出現的全面、持續的物價上漲的現象,紙幣的發行量超過流通中實際需要的貨幣量。如果出現通貨膨脹,人們手中的錢不值錢了,存款代表的實物量少了,等于實際收入減少;如果人民的收入沒有變化,人民的生活水平就會下降,購買力降低,從而造成社會經濟生活秩序混亂。②通貨緊縮是指物價總水平在較長時間內全面持續下跌的一種經濟現象。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宏觀經濟環境由商品短缺轉為相對過剩。適度的通貨緊縮,在一定程度上對經濟發展和人民群眾的生活都有好處。但過度的通貨緊縮,會抑制社會需求的有效增長,最終導致經濟增長乏力,經濟增長率下降。
(2)應當怎樣確定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
市場上流通的貨幣,既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流通中實際需要的貨幣量,是受規律支配的。決定商品流通所需要的貨幣量,有三個因素:第一,代售商品的數量;第二,價格水平;第三,貨幣流通速度(單位時間內貨幣流通的次數)。前兩個因素構成商品價格總額。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同商品的價格總額成正比,同貨幣流通速度成反比。
2、熱點材料:在近年世界經濟普遍不景氣的大背景下,中國經濟持續發展,外貿出口穩定增長,吸引外資甚至在XX年超過美國。另外,由于人民幣和美元匯率掛鉤,而美元從XX年中期就開始持續走軟,因此人民幣對歐元、日元等主要貨幣的匯價實際也有所下降。因此,西方國家叫喊由于人民幣匯率偏低,造成中國貨過于便宜,商品大量出口,對這些國家的經濟產生了沖擊。
解析:(1)一個國家的貨幣升值(上浮)后,同量的這種貨幣能比以前換取更多的他國貨幣,買到更多的他國商品。同時,這種貨幣的信譽及這個國家的經濟地位也將隨之提高。盡管有這些好處,但一般講,不到不得已,任何國家都不會將其貨幣升值,因為這會給一個國家帶來一些嚴重后果。如:①貨幣升值后,出口商品價格隨之提高,進口商品價格相應降低,這會導致出口減少,進口增加,對國際收支產生不利影響。②貨幣升值,使一國的對外貿易環境惡化,造成國內生產下降,失業增加,國內矛盾加劇。③本國貨幣的升值,使這個國家的外匯儲備或從外國調回的資金,折成本國的貨幣計算,也相應減少。因此,總體上看,貨幣升值,對一個國家來說弊大于利。西方發達國家一般不輕易選擇將本國貨幣升值。
(2)中國政府關于人民幣匯率問題的態度:保持人民幣匯率基本穩定,不僅有利于中國經濟和金融持續穩定發展,而且有利于周邊國家和地區的經濟和金融穩定發展。從根本上說,也有利于世界經濟和金融的穩定發展。匯率是一個重要的經濟變量,但影響和決定經濟發展的變量很多,不能過分強調其中任何一個變量的地位和作用。有些人把日本經濟問題、美國經濟問題或其他一些國家的經濟問題,統統歸為匯率問題,歸結為其他國家的貨幣幣值問題,這種過分夸大匯率在經濟發展中作用的言行,只會掩蓋自身經濟發展中內在的深層次的矛盾和問題,拖延必要的調整和改革。世界金融發展史表明,從來沒有一個國家能夠只靠匯率政策就可以擺脫經濟發展中所面臨的問題和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