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屆高考政治尋覓社會的真諦復習學案
13. (•浦東質檢)XX年10月31日,上海世博會閉幕。上海世博會諸多“壯舉”刷新多項世博會歷史記錄,兌現了“辦一屆成功、精彩、難忘的世博會”的承諾。世博會的成功舉辦離不開眾多青年志愿者的無私奉獻,志愿者用汗水、熱情、微笑,默默地付出,贏得了全社會的贊譽。從志愿者身上我們可以看到( )
①人生的價值在于先貢獻后索取 ②人的價值在于對社會的責任與貢獻、廴思仁莾r值的創造者,又是價值的享受者、茉趥人與社會的統一中才能實現人生價值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14. (•沈陽模擬)不同的人對幸福感的詮釋不同。某市民說,幸福就是工資再高一點,晚上少加班;某職業經理人認為,最幸福的事情就是我要把公司做成一個世界品牌,這說明( )
a. 正確的價值判斷應遵循社會發展規律
b. 價值判斷因時而異,具有社會歷史性
c. 人們的需要和利益不同,價值判斷也不同
d. 幸福感是一種主觀體驗,不具有客觀依據
15. XX年7月12日,海小平同志先進事跡報告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XX年3月13日,海小平同志在連續追捕逃犯、加班工作后,因勞累過度引發心肌梗塞而不幸犧牲。他的事跡說明( )
①人的價值在于創造價值,在于對社會的責任和貢獻
②價值觀對人生選擇和人生道路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蹅人對社會的貢獻以社會對個人的尊重為基礎
④在實現社會價值的同時實現自我價值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二、非選擇題(共40分)
16. 伴隨社會民主政治建設的發展,追求人生幸福已成為國家、公民個人共同關注的熱點。為了讓學生感知人生的真正幸福,珍惜幸福生活,某校組織了一次人生幸福的大討論。下面是討論中的兩則案例,請你一同參與。
【追求人生幸!
人民網“今日談”欄目:XX年12月2日刊發了《郭明義的幸福觀》一文,在網友中引起強烈共鳴。網友紛紛通過留言表達對“幸!、對郭明義幸福觀的理解。
網友“大漠飄雪”:我也常在問,幸福是什么?送人玫瑰手有余香,這種幫助別人獲得的幸福感,看似毛毛雨,可是人人做到了,我們這個社會將是多么的其樂融融!
網友“楊維兵”: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對幸福的認知越來越多元,但郭明義的幸福觀值得所有人學習——因為這是一種不帶任何功利色彩的幸福觀;這是一種用善良詮釋為人民服務的幸福觀!
網友“竇永堂”:郭明義的幸福觀兼顧了全局與局部、集體與個人、眼前與長遠,閃爍著道德與人性的光芒,值得全社會珍視。幸福觀可以有所不同、有所側重,但前提和基礎不能少,核心價值觀不能缺失。
(1)如果你參與了此次討論,你認為一個人怎樣才能追求人生的幸福?(8分)
【同票同權】
1953年,中國制定第一部選舉法時規定:選舉全國人大代表時,農村和城市每位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數量比例為8∶1。當時,中國城鎮人口比重只有13.26%,做那樣的規定是為了體現工人階級在國家政治生活中的領導地位和工業化發展方向。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城鄉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農村人口的比例大大的減少,城鎮人口已經達到46.6%……修改選舉法,實行城鄉按相同人口比例選舉人大代表的客觀條件已經具備。 XX年3月14日,十一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高票通過選舉法修正案,明確取消城鄉差別,一步到位實行城鄉按相同人口比例選舉人大代表,開啟“同票同權”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