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屆高考政治尋覓社會的真諦復習學案
15. a 【解析】根據天氣的變化合理調整供暖方式,可見社會存在對社會意識的決定作用,故①正確。看天供暖凸顯了以人為本,可見人民群眾的地位和作用。此題沒有體現生產關系與生產力,排除③。此題也沒有體現社會意識的超前和落后,排除④。
16. 【解析】此題屬于體現類材料題,解答此題首先明確知識范圍:歷史唯物主義。所以我們應該立足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社會基本矛盾運動,人民群眾的地位。通過z省根據經濟現狀,落實增長政策,可見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關系。調整經濟結構可見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發揮人才的主體地位,可見人民群眾的地位和作用。
【答案】(1)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先進的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的發展具有推動作用。z省各級政府面對世界金融危機的“寒潮”,出臺并落實了一系列保增長政策,實現了經濟的“v型”大反轉。(5分)
(2)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生產關系對生產力具有反作用。 “后危機時代”,z省調整經濟結構和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向創新型經濟轉型升級使經濟社會持續平穩健康發展。(5分)
(3)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產業和人才是z省創新型經濟的兩個基本要素,產業的升級轉型必須發揮人才的主體和創造性作用。(5分)
17. 【解析】解答此題首先明確設問指向:歷史唯物主義觀點。材料的主題表達了政府多項措施穩定物價。所以我們首先立足物價政策出臺的時代背景,凸顯了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關系。其次,明確物價政策屬于上層建筑的范疇,政策的頒布,有利于鞏固經濟基礎。最后明確穩定物價,最終目的是保障人民群眾的利益,所以反映人民群眾的地位與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
【答案】(1)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先進的社會意識推動社會存在的發展。面對我國物價的持續上漲,政府出臺多種穩定物價措施,有利于保障民生,推動社會發展。(6分)
(2)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出臺多項物價調控政策,有利于完善我國經濟體制,推動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6分)
(3)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是物質財富的創造者,精神財富的創造者,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政府出臺多項政策,穩定物價,有利于保障民生,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7分)
(4)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這是群眾路線的基本要求。維護市場秩序,穩定物價,保障民生,是對人民利益的維護。(6分)
第十二課
6. c 【解析】材料強調日照市機關建設領導小組組織評選表彰先進個人,這有利于人們明辨是非,作出正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目的在于引導人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故①④符合題意。此次評選不是為人們實現人生價值提供客觀條件,舍去②;人生的真正價值在于對社會的貢獻,故③錯誤。選c。
7. c 【解析】不同人對同一事件的不同觀點,可見其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的不同,凸顯了價值觀對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導向作用,故答案為c。
8. a 【解析】“加強低碳建設”這一社會意識的產生是由變化的社會存在所決定的,見證了價值觀作為社會意識的社會歷史性,故②正確。重視低碳建設,維護環境,體現了對客觀規律的尊重,故④正確。質變是量變的結果,排除①。此題沒有涉及對社會發展趨勢的認識,排除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