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經濟學常識》考點解析教案
3. 馬克思的經濟危機理論創立的意義:(馬克思、恩格斯創立的完整的經濟危機理論不僅科學地揭示出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實質和根源,而且闡明了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周期性及其物質基礎,論證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歷史過渡性,從而揭示出資本主義發展的歷史趨勢。)
專題三 西方國家現代市場經濟的興起與主要模式
(1)羅斯福新政
考點一:理解“羅斯福新政”的主要內容
新政可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自1933年3月開始,主要任務是實現調整與復興;第二階段,自1935年5月開始,主要任務是進行改革。
羅斯福新政強調國家對經濟進行調節和干預。
通過法律形式,講國家保障經濟穩定和發展的責任及援助貧困公民的責任固定下來,是羅斯福新政的顯著特點。
①整頓金融業。整頓銀行,恢復公眾對銀行的信心,減少銀行破產;禁止銀行從事股票和債券交易,處理聯邦儲備保險公司,防止金融投機和災難性擠兌現象;放棄金本位制,實行美元貶值和有節制的通貨膨脹,提高物價、刺激生產、擴大出口。
②恢復和穩定農業。穩定農業經營收入。
③復興工業。要求企業縮短勞動時間、改善工作條件、廢除童工、承認工會、提高工資,以實現工業復興,促進工業生產的增長。
④建立寬泛的社會保障。救濟、以工代賑、通過社會保障法等,保障全體公民的最低生活。
考點二:了解羅斯福新政的影響
羅斯福新政的顯著特點是通過法律形式,將國家保障經濟穩定和發展的責任及援助貧困公民的責任固定下來。
①羅斯福新政緩解了美國原本十分尖銳的社會矛盾,使社會生產力得到了恢復和發展,維護了資本主義制度;②開創了國家干預經濟的新模式,國家與壟斷組織相結合的經濟制度得以形成;③羅斯福新政對其他西方國家經濟政策的制定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④羅斯福新政“以巨額財政赤字刺激經濟發展”的方針也為美國此后連年不斷上升的通貨膨脹和財政赤字播下了種子。實踐證明,羅斯福新政并沒有找到徹底解決資本主義矛盾的靈丹妙藥。
(2)凱恩斯革命
考點一:理解凱恩斯革命的主要內容
凱恩斯認為,由于在現實生活中存在著邊際消費傾向遞減、資本邊際效率遞減和流動偏好,所以隨著社會的發展必然會出現有效需求不足的問題;而有效需求不足使企業生產出來的東西賣不出去,企業減產停產、乃至倒閉破產,最終導致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爆發,造成工人失業。
凱恩斯主張采取赤字財政政策,通過擴大財政支付來增加投資,刺激消費,擴大需求,擺脫危機。
考點二:理解“凱恩斯革命”的影響。
◎“凱恩斯革命”的影響:①《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出版創立了宏觀經濟學的理論體系,它的發表在西方經濟學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直到目前為止,《通論》仍然是最重要的西方經濟學著作之一,凱恩斯仍然是影響最大的西方經濟學者之一。
②凱恩斯的政策主張,在一定范圍內、一定程度上對緩和與擺脫危機具有積極作用。因此,③凱恩斯提出的各種反危機主張,成為西方國家制定經濟政策的重要理論依據。④盡管20世紀70年代以來,凱恩斯的政策主張遇到了懷疑,但其影響依然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