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屆高考政治文化生活復習教案14
2.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務,也是我們發展先進文化的根本目標。100頁
【知識拓展】“四有”公民
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是一個統一的整體,每一項都包含不同層次的內容。
有理想,是指在全黨牢固樹立對馬克思主義和共產主義的堅定信仰,在全民族牢固樹立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牢固樹立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的堅定信念;
有道德,是指在全社會樹立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以集體主義為原則,以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為基本要求的社會主義道德;
有文化,是指社會主義公民應當具有良好的科學文化素質,擁有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服務所必備的科學文化知識和本領;
有紀律,是指要遵守以維護全體人民共同利益為目的的行為規范。
“四有”之間相輔相成,互相補充,互相促進,缺一不可。“四有”中的有理想、有道德、有紀律是對人的思想道德素質方面的要求,有文化則是對人的科學文化素質方面的要求。理想是人們的主要精神支柱。有了革命理想,才能自覺運用道德和紀律約束自己,才能有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的強大動力。道德與理想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有理想與有道德是一致的,理想的破滅也常常伴隨著道德的淪喪。紀律是理想和道德的表現,也是實現理想、遵循道德的保證。科學文化知識是堅定理想、遵守道德和紀律的重要基礎。作為新時期培養人的目標,“四有”全面反映了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基本要求,體現了社會主義制度對全體公民的社會政治理想、道德情操、科學文化素養、民主法制和紀律觀念全面發展的要求。
辨析: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是國家的事情,與個人無關。
第一, 這種觀點是不正確的。
第二, 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是社會主義的重要特征,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是國家的一項重要職能。但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離不開人民群眾的參與,是億萬人民的創建活動。人民群眾是實踐的主體,是一切文化創造的主體。億萬人民參加的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根深葉茂的土壤。人民群眾在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創建活動中,創造了豐富多彩的形式。投身于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偉大實踐,做新時期中國先進文化的傳播者和建設者,是當代中國青年成長、成才的必然選擇。
【特別提醒】精神文明建設包括思想道德建設(第10課)和教學科學文化建設(第9課)。
辨析:有人認為自然科學比哲學社會科學重要,也有人認為哲學社會科學比自然科學重要。
3.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要扶持文化事業、發展文化產業、鼓勵文化創新,營造有利于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的環境。要堅持把發展公益性文化事業作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權益的主要途徑,加大投入力度,加強社區和鄉村文化建設。要大力發展文化產業,繁榮文化市場,增強國際競爭力。
【溫馨提示】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
文化事業 文化產業
區別 含義 指以豐富和提高人們的審美水平、道德素養和才智能力,優化社會風氣、行為規范以及價值取向為目的的文化建設。 指從事文化產品的生產和提供文化服務的經營性行業。
資金來源 靠政府扶持、社會贊助 面向市場,依法經營,自我積累,自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