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應試技巧:2019年提高高考政治主觀題得分技巧方法
(四)適度訓練,過好能力關
有資料顯示,學生高考夫分的原因主要表現在六個方面:①審題不仔細;②書寫不規范,③思維不靈活,④表達不清楚,⑤基礎不扎實,⑥答題抓不住要點,不能規范使用專業術語。這六大失分因素,主要體現在主觀性試題中,從能力角度看,集中表現為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差。因此,在復習中要努力強化學生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的訓練,同時必須要明確,這兩個能力都是建立在對知識全面、透徹掌握的基礎上。思維能力的訓練,主要是審題的訓練,包括審材料和審設問。學生在平時的練習中,一定要養成動筆答題前反復研讀試題設問指向的習慣;杜絕一瞄試題就動筆、憑感覺答題的隨意作風。對一些典型題目,要認真分析參考答案,研究答案中每一小點的答題角度,模仿參考答案的思維路徑,并養成質疑參考答案的習慣,這樣才會有所創新和提高。在表達方面要有層次性和邏輯性,必要時可以采用“①……②……③……”模式分層敘述,答案力求準確、精練。
十二、XX高考政治第一輪復習方法與技巧
縱觀歷年高考試題,考查的重點都是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特別是對于基礎知識的理解和運用部分,試題的分值相當大,而且基礎知識的熟練運用也是做好選擇題的一個前提,因此,高三第一輪的復習就顯得尤為重要,任何忽視對基礎知識的復習都是錯誤的!本人認為在第一輪復習中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基本指導思想
要以課本為主。有些考生認為:“課本沒什么看的!太簡單了”這種想法是絕對不可取的。“萬變不離其宗”,千變萬化的試題只是命題角度的變化,高考試題也同樣如此,它不會脫離《考試大綱》,不會脫離課本的知識點。所以在第一輪復習中,我們要把主要精力放在課本上。
(二)復習課本的方法和技巧。
(三)在一輪復習中,教師應盡快熟悉考試大綱、考點和四川省單獨命題的特點,對自己的教學方法及思維方式作出及時的調整。
1.明確考試要求,掌握考試特點,提高教學的針對性
高考四川文綜卷綜合能力較強。綜合能力考試多以與現實生活有關的理論問題和實際問題立意命題,要求更加真實和全面地模擬、反映現實。試題要求學生的主要不是對事物發展的某一要素、某一局部或某階段進行描述,而是注重學生對事物的整體結構、功能和作用的認識,以及對事物變化發展過程的分析理解。能力的考試要求不是學科知識和能力的“總匯”。另一方面,綜合能力考試也不是在測試所謂的“一般智力”或“一般能力”,它測試的是學生在學科學習中已經得到一定發展的能力。這些能力是學生素質的一部分,是學校教育結果,是在學科學習中逐漸發展起來的,但它又相對獨立于各學科的知識、方法和能力。高考四川文綜卷政治試題部分仍以大量的熱點問題為載體進行命題,例如“三農問題”、“創新型社會”、“產業結構調整”。但一些次熱點問題也常見卷面,如“財政的作用”; “發展是硬道理”等。在考查能力上,更加凸現對考生的綜合能力的考查,所涉及的知識多以多樣性、復雜性和綜合性呈現出來,主要考查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在試題的綜合上,無論是第ⅰ卷選擇題還是第ⅱ卷問答題,均采用了組合式設計,即以“一材多題”的形式來考查學生。它需要考生用學科內外的知識滲透交*分析,綜合考查的力度逐漸加大,在評分標準上也更加體現了多樣性和靈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