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屆高考政治文化生活復習教案6
4.教育部決定從XX年3月至XX年7月,在北京、天津、黑龍江等10省(市) 中小
學開展京劇進課堂試點。對于京劇進課堂,下列認識中正確的是 ( )
a.有利于全面繼承我國的傳統文化b.有利于把握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
c.有利于保護和弘揚我國優秀的民族文化 d.有利于抵制流行文化
5.同說漢語、同寫漢字、都推崇儒家思想,這些相同的傳統深刻影響著13億大陸人民
與2 300萬中國臺灣人民的行為方式與道德取向,也成為兩岸人民不可分割的精神紐帶。
這說明 ( ) ①不同的文化具有不同的地域特性 ②兩岸人民有著共同的文化認同感和歸屬感 ③儒家思想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和根本 ④民族的傳統文化是民族延續的重要標志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6.有人主張,傳統民俗節日應考慮恢復一些對現代有積極作用的千年古俗,還應擴充
其新的內涵。如在春節宣傳一些振興中華民族的內容;在清明提倡植樹和緬懷親人
與先烈,講一講先烈和親人在世時的一些豐功偉績;在中秋節宣傳和諧;在重陽節
宣傳敬老愛老等。對上述主張的評價中,你認為 ( )
a.錯誤,因為傳統文化具有相對穩定性,應永恒不變
b.錯誤,因為傳統文化具有鮮明的民族性,擴充其內涵就是否定其民族性
c.正確,因為傳統文化的具體內容只有因時而變,才能促進社會與人的發展
d.正確,因為傳統文化的內涵只有不斷改變,才能促進社會與人的發展
7. “國家不幸詩家幸,賦到滄桑句便工”,每一次社會變革,都會涌現出一大批著名
文學家、詩人、畫家等文藝工作者。這說明 ( )
a.每次社會變革,都出現了一大批著名的文藝工作者
b.社會制度的更替是影響文化發展的重要因素
c.社會制度更替時,文化會經歷一個新文化形態取代舊文化形態的過程
d.文化的發展影響社會制度的更替
8.“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從事文化創造表明 ( )
a.科學技術推動著文化的進步 b.思想運動推動著文化的進步
c.教育推動著文化的進步 d.以社會實踐為根本途徑
二、非選擇題
9. XX年江蘇高考作文題“品味時尚”,引來多方討論。圍繞“文化”,有同學認為:“講時尚,就不能談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