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屆高考政治我們的中華文化復習學案
第三單元 中華文化與民族精神
第六課 我們的中華文化
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4分,共60分)
1.錢偉長先生曾經這樣說過:“天下沒有別國的文字30XX年以后還能看得懂,漢字可以。”這說明( )
a.漢字是世界文化的載體
b.漢字的使用標志著人類進入文明時代
c.漢字文化的豐富內涵
d.漢字是中華文明源遠流長的見證
2.XX年7月6日,新中國成立以來規模最大、范圍最廣、展品最精的“國家珍貴古籍特展”在國家圖書館舉行,近400種古籍善本在此展出。下列有關史書典籍的說法正確的( )
a.史書典籍是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唯一見證
b.史書典籍是中華文化一脈相傳的重要見證
c.史書典籍的出現標志著人類進入文明時代
d.史書典籍是中華文化的重要標志
3.在XX年的俄羅斯“漢語年”開幕式上說,在長期使用漢字的過程中,中華民族發明了造紙術、活字印刷術。這兩項重大發明即使歷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得到廣泛傳承,又使其得到交流,并向世界傳播。中國古代科學技術能夠發揮如此巨大的作用,說明中國古代科學技術( )
a.是我國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
b.是中國人民勤勞智慧的結晶
c.注重實際運用,具有實用性和整體性特點
d.長期處在世界前列
4.(•合肥模擬)“碩鼠碩鼠,無食我黍。三歲貫女,莫我肯顧”是《詩經》中《碩鼠》的一段內容,反映社會下層勞動群眾的生活,揭露了階級壓迫和剝削。這說明文學藝術( )
①是中華民族生命力和創造力的生動體現
②是一個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之一
③具有反映人們的精神生活和精神世界的作用
④展現了中華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英國歷史學家阿諾德•湯因比在《歷史研究》中對中國文明的世界價值做出了深刻闡述:“在世界四大文明中,其他三大文明都已經中斷或衰落,唯有中華文明傲立世界五千載而綿延不絕。”這反映了中華文化的( )
a.包容匯通 b.推陳出新 c.博大精深 d.源遠流長
6.古老的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在世界文化之林中獨樹一幟,獨領風騷。下列內容能夠體現這一觀點的有( )
①我國的園林藝術在世界上無與倫比 ②我國的文學藝術歷史輝煌悠久、內涵豐富絢麗、風格鮮明獨特 ③中華文化源遠流長、世所罕見 ④古代中國的科學技術成就長期處于世界前列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 ②③④
XX年11月12日,第xx屆亞洲運動會在廣州隆重開幕,
國務院總理出席開幕式并宣布亞運會開幕。這是繼
1990年北京舉辦第十一屆亞運會后,亞運盛會20年后再次
回到中國,也是中國繼XX年北京奧運會之后舉辦的又一
次大型綜合性運動會。據此回答7~8題。
7. 羊是廣州具有象征意義的動物,仙羊贈穗的美麗傳說一直流傳至今。廣州亞運會創作的吉祥物“滿滿”,便采用了“羊”和“穗”這個能給大家帶來幸運的吉祥之物,羊手里握著谷穗將神話故事再次重現在人們面前。這表明( )
①傳統文化具有相對穩定性和一定的繼承性 ②文化具有鮮明的區域性 ③文化創新是社會實踐的根本途徑 ④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②④ d.①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