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屆高考政治我們的中華文化復習學案
8. 盛開的“木棉花”、雄渾的出海號角、極富中國傳統節日韻味的點火儀式……美輪美奐的廣州亞運會開幕式,不亞于北京奧運會的精美絕倫的想象力和水上表演,令世界為之驚艷。這表明中華文化 ( )
①源遠流長 ②博大精深 ③獨具特色 ④異彩紛呈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9.(•杭州一檢)隨著中國在世界經濟格局和金融市場影響力的增加,漢語國際化進程開始全面加速并取得重大進展。如果讓你寫一篇以“漢語走向世界”為標題的小論文,應當運用的觀點是( )
①漢語是中華文明的重要標志 ②漢語國際化是中華文化的發展方向 ③漢語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④漢語國際化是世界文化繁榮的表現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10.“萬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這句話可以用來表達文化的( )
a.不平衡性 b.包容性 c.同一性 d.時代性
(創新題)近年來,孔子文化越來越熱,從國內熱到國外,如孔子教育獎頒獎、“兩岸孔子文化交流周”舉辦、兩岸同祭孔儀式、世界各國孔子學院興辦等活動。據此回答11~12題。
11.孔子的主要言行,經其弟子和再傳弟子的收集整理編成《論語》一書,這本書成為儒家學派的經典。這說明( )
a.中華文化具有包容性
b.中華文化需要不斷地繼承和創新
c.史書典籍,是中華文化一脈相承的重要見證
d.儒家文化、儒家思想成為中華文化的縮影
12.把“孔子”這個國際品牌做大做強,進一步發掘和豐富孔子儒家文化博大精深的思想內涵,使之不斷創新發展,以“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胸懷走向世界。“和而不同”指的是( )
a.能和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諧相處
b.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鑒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積極成分
c.中華文化和其他民族文化雖不同但在逐漸走向融合
d.中華文化和別的民族文化是根本不相融的
13.(• 長沙模擬)我國少數民族能歌善舞。侗族大歌、壯族山歌、蒙古族舞蹈、維吾爾族舞蹈、壯族舞蹈等都極具特色。我們在欣賞這些歌舞時,可以感悟到( )
①中華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體
②中華文化呈現著多種民族文化的豐富色彩
③各兄弟民族的文化相互促進
④中華各民族文化都是中華文化的瑰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創新題)近年來,全國政協高度關注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與發展,先后對閩南文化、洛河文化、三晉文化、齊魯文化、徽文化等地域文化進行調研,不斷推動全國對地域文化的研究、保護、開發和利用,以此弘揚民族精神,增強民族凝聚力,為祖國的現代化建設進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據此回答14~15題。
14.中華文化是一個恢弘的整體,融合了各具鮮明特色的區域文化和民族文化。各族人民對共同擁有的中華文化具有強烈的認同感,這主要顯示了( )
a.中華文化輝煌的歷程
b.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基本特征
c.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d.中華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蘊和強大的民族凝聚力
15.全國政協副主席、致公黨中央主席羅豪才在結束對安徽“徽文化”的考察后認為徽文化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寶貴資源,加強對徽文化的研究、保護、開發和利用,對于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民族凝聚力,促進安徽在中部的崛起,加強與世界文化的交流,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這主要表明區域文化作為一種文化力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