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屆高考政治我們的中華文化復習學案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1.從XX年的抗震救災到災后重建,再到XX年的支援舟曲。中華民族精神一次又一次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激勵著13億中華兒女。這表明( )
①中華民族精神始終是我們戰勝困難的不竭力量之源
②沒有偉大的民族精神,中華民族就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③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是艱苦奮斗
④新時期我們仍然要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精神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2.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只有在與其他文明的相互激蕩中,才能不斷豐富和發展,才能保持長久不衰的活力。這說明,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精神必須( )
a.珍惜和愛護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
b.發揮黨的指導思想的“主心骨”作用
c.保持傳統文化不失去民族精神的本色
d.借鑒世界其他民族創造的先進文明成果,博采眾長
13.青年是國家的希望,是民族的未來,作為中學生,對待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精神的應有態度是( )
a.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精神是少數偉人的事,與我無關
b.經濟建設是一切工作的中心,民族精神是可有可無的
c.做民族精神的傳播者、弘揚者和建設者,共同續寫民族精神的新篇章
d.只要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做好自己的分內事就行
14.(•南京模擬)和諧統一的精神、自強不息的精神、民主科學的精神和實事求是的精神是中國文化所包含的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是當代中國應該大力弘揚的民族精神。這是因為( )
①它是鞭策中華兒女不斷開拓進取的永恒的精神力量
②它是中華民族永無止境的創業追求的外在體現
③它是中華民族熱情好客、崇尚交流的必要條件
④他反映了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活力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15.民族精神在增強我國國際競爭力中的作用表現在( )
①凝聚和動員民族力量、展示民族形象
②有利于搞好經濟建設,促進經濟發展、增強綜合國力
③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我國當前的中心任務
④民族精神是綜合國力的基礎,是綜合國力的最重要因素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二、非選擇題(共40分)
16.在我國傳統文化的百花園中,有一支四季常青的奇葩“竹文化”。歷代文人雅士都被竹子“未出土便有節,及凌云常虛心”的自然形態及豐富的精神內涵所傾倒,并留下了許多動人的詩篇、書卷與美談。蘇東坡有詩曰:“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醫。”鄭板橋的題竹詩膾炙人口,百讀不厭:“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韌,任爾東西南北風。”
(1)有人說,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堅韌頑強的竹子,已經是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征。你是否贊同這一觀點?(6分)
(2)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中,大力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精神,應當怎樣從傳統文化中汲取力量?(10分)
17.探究題:材料一 XX年9月某校決定組織高一新生去參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云嶺新四軍紀念館。下面是圍繞這件事的一段父子對話。
子:爸爸,你知道嗎?博物館、紀念館對我們未成年人集體參觀免費開放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