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屆高考政治第一輪專題復習教案
(2)市場調節存在自發性、盲目性、滯后性等固有的弊端。
自發性:價值規律自發調節→市場主體自發追逐利益→可能導致盲目競爭、不當行為和兩極分化。
盲目性:分散經營→盲目決策→一哄而上(下)→供求失衡→經濟波動、資源浪費。
滯后性:聞價而行→事后調節→供求失衡→經濟波動、資源浪費。
(3)如果僅由市場調節,會導致資源配置效率低下、資源浪費;社會經濟不穩定,發生經濟波動和混亂;收入分配不公平,收入差距拉大,甚至導致嚴重的兩極分化。
考點三 理解規范市場秩序的必要性和措施。
(1)規范市場秩序的意義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只有具備公平、公正的市場秩序,市場才能合理配置資源。良好的市場秩序需要市場規則來維護,就像體育競賽離不開競賽規則一樣。
(2)規范市場秩序的措施
①良好的市場秩序要依賴市場規則來維護;
②必須加強社會信用建設,建立、健全社會信用體系,尤其是要加快建立信用監督和失信懲戒制度;
③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需要法律、道德的規范和引導。形成以道德為支撐、法律為保障的社會信用制度,是規范市場秩序的治本之策
思考:
a.誠實信用的重要性?
誠實守信是現代市場經濟 必不可少的條件。
b.怎樣建立和完善社會誠信制度?
形成以 的社會信用制度是規范市場秩序的 。
當前要切實加強 ,健全 ,尤其要加快建立 和 制度。
(3)市場秩序和市場規則對市場主體的要求:
第一,要學法、懂法、守法、用法。
第二,要樹立誠信觀念,遵守市場道德。
結論:市場經濟既是法制經濟,又是信用經濟。
市場經濟要實現對資源的優化配置,就必須具備公平、公正的市場秩序,而這一秩序的建立又依賴于市場規則。市場規則包括法制規則和道德規則(包括誠信規則)。國家要加強法制建設和誠信制度建設,市場主體必須樹立法制觀念(學法、懂法、守法、用法)和誠信觀念。
考點四 理解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本特征
第一,堅持 。這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本標志(也叫“根本標志”),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根本區別。
第二,以共同富裕為 。這是社會主義性質決定的。
注:我們通過發展市場經濟來實現共同富裕是有保證的:一是公有制為基礎,二是按勞分配為主體,三是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處理好效率和公平的關系,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進公平。
第三,國家能夠實行 的宏觀調控。
注:資本主義市場經濟也有宏觀調控,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宏觀調控更有成效。原因在于,一是公有制決定人們根本利益的一致性,二是有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作政治保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能夠把 的優勢和 結合起來,更好地發揮市場和計劃兩種手段的長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