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政治收入與分配復習教學案
答案:(1)①社會建設支出與經濟建設支出的規模逐年增加;社會建設支出的增加快于經濟建設支出的增加。
②發展教育可以提高勞動者素質,有助于提高勞動生產率。提供就業服務能夠提高勞動者職業技能,促進就業。增加公共醫療支出,推進衛生事業發展,保障人民健康,有利于經濟建設。增加社會保障支出,可以調節收入分配,促進社會公平,為經濟建設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可以更好地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提高勞動者積極性,深化企業改革,增強企業活力,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2)①民主集中制原則。預算方案應報人大審批,并接受人大監督。②依法治國原則。在預算的編制和執行過程中要做到依法行政,杜絕濫用權力。
(3)①對立:經濟建設和社會建設是有區別的,它們的目標、內容和途徑不同。在財政用于經濟建設和社會建設支出一定的情況下,經濟建設支出和社會建設支出存在此消彼長的關系。②統一:經濟建設和社會建設是相互依存的,前者為后者提供物質基礎和保障,后者是前者的出發點和落腳點。③片面強調經濟建設或片面強調社會建設的重要性都是錯誤的。要全面地看待二者關系,堅持兩分法,防止片面性,實現經濟建設和社會建設協調發展。
9、【解析】解答第一問,要揭示圖表反映的經濟信息,必須讀懂圖表的標題、橫向縱向的變化、表注解釋,在分析時,既要從宏觀上說明山東堅持可持續發展觀,又要具體分析其變化情況。解答第二問,從設問的要求不難看出本題考查的是財稅作用。要揭示隱藏在變化背后的具體財政措施,需要遷移教材知識和事例才能準確解答。在解答時,注意不能忽視稅收的作用。
答案:(1)經濟信息:XX年山東省對高新技術、環境管理等行業投資大幅上升,對電力、冶金等行業投資明顯減弱,小火電等落后生產能力被淘汰,投資結構不斷優化,節能減排取得較大成績。(若答出“堅持可持續發展”“促進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等言之有理的答案也可)
(2)措施:①對不同行業采取不同的稅收政策,引導資源在不同行業間合理流動。②通過調控不同行業的財政支出,增強發展的協調性。③加大科研投入,促進技術創新,為節能減排、結構優化提供技術支持。(若籠統回答“調整財政收支方向、結構”或從財政收支其他方面作答,言之有理也可)
10、【解析】第(1)問實質是回答社會經濟發展對社會保障制度的作用。第(2)問分析實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原因,說明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對貧困居民及社會發展的重要性及意義即可。第(3)問指出了所用的哲學原理為聯系的觀點,因此要分析材料內容體現的聯系觀點的具體內容,根據設問要求,先答出原理及方法論,然后結合材料進行闡釋即可得出答案。
答案:(1)經濟發展水平是社會保障制度的物質基礎。
(2)實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為最困難群體提供了基本生活權利的保障;調節了社會成員之間過大的貧富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社會的相對公平;對于緩解社會矛盾、協調社會關系、維護社會穩定,具有積極意義。
(3)事物是普遍聯系的。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要求我們把握整體和部分的辯證統一,處理好整體與部分(全局與局部)的關系,只有改善最困難群體的生活狀況,才能改善整個社會的生活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