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屆高考政治選修5生活中的法律常識學案與測評復習
選修5 生活中的法律常識
專題一 生活在社會主義法治國家(XX年考綱不作要求)
專題二 民事權利和義務
考綱聚焦
1. 民事法律關系與民事法律責任
2. 人身權
3. 物權的三種類別
4. 知識產權
5. 民事權利的行使與界限
知識網絡
考點激活
考點一 民事法律關系與民事法律責任
1. 民事法律關系
(1)含義:是由民法調整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民法通則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調整平等主體的公民之間、法人之間、公民和法人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民事主體依法享有民事權利、承擔民事義務。
(2)民事法律關系的三要素:主體、客體和內容。
民事主體既可以是公民也可以是依法成立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公民從出生時起到死亡時止,具有民事權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權利,承擔民事義務。法人和其他組織,自合法成立時起,具有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
民事法律關系的客體因具體的法律關系而有所不同。
民事法律關系的內容,就是民事主體享有的權利和承擔的義務。一方的權利往往就是另一方的義務,二者通常是等價有償和對等互利的。
2. 民事法律責任
(1)承擔方式: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返還財產,恢復原狀,修理、重作、更換,賠償損失,支付違約金、恢復名譽,賠禮道歉?梢詥为毷褂,也可以合并使用。
(2)訴訟時效制度:民法通則規定,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限為二年,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考點二 人身權
1. 人格和尊嚴權:法律要求尊重每個人的人格和尊嚴
(1)生命健康權:“公民享有生命健康權”“侵害公民身體造成傷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因誤工減少的收入、殘廢者生活補助等費用;造成死亡的,并應當支付喪葬費、死者生前撫養的人的生活費等!
(2)姓名權:公民享有姓名權,有權決定、使用和依照規定改變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盜用、假冒。
(3)肖像權:公民享有肖像權,未經本人同意,不得以贏利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
(4)名譽權:公民、法人享有名譽權,公民的人格尊嚴受法律保護。
(5)隱私權: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受法律保護;以書面、口頭等形式宣揚他人的隱私的,應當認定為侵害公民名譽權的行為。
考點三 物權的三種類別
1. 物權的三種類別:所有權、用益物權、擔保物權。
2. 公民的合法私有財產不受侵犯。國家依照法律規定保護公民的私有財產權和繼承權,國家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規定對公民的私有財產實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給予補償。
所有權的取得方式:對于動產,一般是按照交付方式取得所有權;對于房屋等不動產(也包括機動車、航空器、船舶等價值大的動產),則必須到相關部門辦理產權登記,才能取得所有權。
考點四 知識產權
1. 著作權:著作權分為人身權和著作財產權。除署名權、修改權和保護作品完整權外,著作權的其余權利都是有保護期限的。保護期限一般是作者的有生之年加死后50周年;如果著作權人屬于法人,則保護期為作品發表后50年;電影作品和攝影作品的保護期是作品發表后50年,保護期一旦屆滿,則該作品進入公共領域,任何人都可以免費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