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啟動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
材料四:XX年8月4日,國新辦召開了今年上半年中國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進展情況發布會。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胡曉義表示,中國農民60歲以后都將享受到國家普惠式的養老金,試點將在“十一”前啟動。過去的老農保主要都是農民自己繳費,實際上是自我儲蓄的模式。而新農保一個最大的區別就是個人繳費、集體補助和政府補貼相結合,是三個籌資渠道。特別是中央財政對地方進行補助,這個補助又是直接補貼到農民的頭上。這是繼取消農業稅、農業直補、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等一系列惠農政策之后的又一項重大的惠農政策。
知識精析:
(一)經濟生活:
1.加快建立和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建立新農保制度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根本要求,是加快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工程。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工作紛紛啟動,使億萬農民將和城市居民一樣享有基本社會保障,沿襲幾千年的農民“養兒防老”傳統,將逐漸被具有基本性、公平性、普惠性的新農保制度所取代。
2.社會主義的本質。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建立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對確保農村居民基本生活,推動農村減貧和逐步縮小城鄉差距,維護農村社會穩定意義重大。
3.勞動者的合法權益。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工作的啟動,有利于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實現社會安定。勞動者依法享有社會很保險和福利的權利。農民長期處于低福利、無國家養老的狀態。在以往的幾十年里,國家積累了工業建設資金,單獨建立了城市社保體系。
4.消費對生產的反作用。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工作的啟動有利于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在金融危機沖擊的背景下,出臺農民的養老保障制度,是合乎經濟發展規律的重大舉措。農民享受養老保障后,許多原來自我限制的基本支出,現在就可以放心地去消費了。推行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是擴大內需的有效途徑,能成為經濟發展的強勁動力。
5.科學發展觀。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工作的啟動,符合全面小康的經濟目標,體現了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這一舉措充分體現了以人為本、和諧發展的理念。
6.財政的重大作用。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工作的啟動,體現了財政的作用。中央財政XX年安排了30億元,對東、中、西部的各試點省份,給予不同比例的補助,保障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推動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國家普惠式的養老金制度在農村實施體現了財政積極促進教育事業的發展的作用。
(二)政治生活
1. 國家性質和國家職能。(不斷完善我國的社會保障體系,解決農民的基本生活,體現了正確行使國家職能,反映了我國的國家性質。這說明我國政府是國家權力機關的執行機關,正確履行了社會公共服務的職能。
2.對人民負責原則。我國國家機關是人民意旨的執行者和利益的捍衛者,要堅持對人民負責原則,符合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國家普惠式的養老金制度體現了中央政府對農民的殷切關懷。
3.中國共產黨的性質和宗旨。中國農民60歲以后都將享受到國家普惠式的養老金,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內在要求。國家普惠式養老金的出臺,是是繼取消農業稅、農業直補、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等一系列惠農政策之后的又一項重大的惠農政策,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根本要求,是加快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工程,是促進農村改革發展的重大惠農政策,也是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重要舉措。